• 楊應標:加能站里的"發明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16





      從業21年的楊應標,從一名普通加油員成長為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攻克了一系列技改難題,獲得了7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楊應標,198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中山石油白石橋加能站站長,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


      在廣東中山石油白石橋加能站里,楊應標經常在他的創新工作室里搗鼓新設備。


      研制雜質過濾網,并將其安裝在加油機管線與排空設備管線之間,避免雜質在銷售環節流入車主油箱;發明的三頭分線器與油水分離桶排空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這也是廣東石油首個國家發明專利……說起豐富的"發明史",楊應標如數家珍。


      "你在站里看到的密閉式接卸油油品質量觀測裝置已經升級到第四代了。"楊應標指著4個形如"炮筒"的裝備介紹。


      加能站卸油時必須對油品進行觀察、檢查,確保質量合格才能接卸。為了讓員工安全監測油品外觀質量,又能完全杜絕油氣污染,2019年,在推廣回收裝置基礎上,楊應標帶領團隊研發了第一代密閉式接卸油油品質量觀測裝置。


      如今的第四代裝置看上去體積最大,卻是最輕的一個。材質由不銹鋼改為鋁合金,重量從十幾斤降至四五斤,用于觀察油品的玻璃視窗也換成了高清鋼化玻璃,實現全密閉式操作。


      升級后的第四代觀測裝置為楊應標團隊捧回了2021年廣東石油"粵油創e星"大賽"金星獎"獎杯。2023年,該裝置在廣東石油轄下2300多座加能站投入應用,每年可減少油氣排放1460噸、創效1500萬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攀升,不少加能站也隨之增加了充電業務。為防范充電環節出現突發狀況,楊應標團隊制作了一個降溫噴淋裝置。


      初代的噴淋裝置是一個長約80厘米的鏤空長方體,里面折疊放置了數根噴淋管道。一旦發生電池著火,即可組裝裝置并放到車底電池位置,立即進行降溫和精準噴淋。升級后的噴淋裝置省去了組裝過程,使用起來更便捷。"這些裝置至今未正式使用,也希望永遠用不到。"楊應標說。


      在楊應標的工作室門口,掛著許多牌子: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油品數質量實操培訓基地……雖然楊應標只有44歲,但這位年輕的"老師傅"已經培養了60多位優秀的技師和青年后備人才。


      "自身素質過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傳承。"剛入職時,楊應標只是一名模具專業的中專生,但他堅持學習,自學取得本科學歷。他的努力,他對創新的執著,也深深影響著身邊的人。楊應標說,希望能培養更多的技改業務骨干,讓技改創效在一線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黃靖怡 田花)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