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有,北重集團液壓機械廠的一名普通技術工人,“鄭貴有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中國兵器集團首席技師,全國勞模。
2016年1月,他以一線工人的身份當選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成為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范圍內一線工人當選這個職務的第一人。
2016年12月8日,第十三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鄭貴有榮獲“中華技能大獎”,會后,鄭貴有作為受表彰的高技能人才代表在中南海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不服輸不怕苦,他就是榜樣
1992年,鄭貴有從北重集團技工學校畢業,進入北重集團。
在機械加工行當的車、鉗、銑等工種中,車工排行老大,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種。在不服輸不怕苦的鄭貴有身上,似乎天生就有干車工的靈性。
工友們說:“在鄭貴有的工具箱內,藏的都是寶貝。”的確,在空間有限的工具箱里,有一半的地方堆滿了各式各類的書籍,這里就是他汲取營養的起點。
虛心求教又愛鉆研的他,實現了3個月提前出徒獨立操作、3年成長為全廠最年輕的車工班班長的職業規劃。
普通車床在所有機床中最靈活,也最講究個人技術和加工方法的運用,在制造業里無論多么先進的工藝、產品,在試制、試驗階段,最離不開的就是普通車床,通過不斷學習,他在普通車床上練就了一身絕活。
他潛心鉆研,在長桿、軸類加工中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加工方法,2014年3月,以鄭貴有名字命名的“細長軸在普通車床的加工”發明專利正式獲得國家專利局受理,他被破格評為工程師。
勤思考多琢磨,成就全國勞模
2012年底,北重集團已運行多年的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的主油缸在維修時需要進行機械加工。此次維修加工難度大、技術復雜,是一項在機加制造中從未遇到的難題,北重集團為此撥專款近千萬元購進一臺專用設備。當領導把艱巨的維修項目任務交給鄭貴有時,這個攻關強手一時猶豫了。
油缸高3.4米、重23噸,鄭貴有從沒見過,更沒干過這樣的龐然大物,他白天在單位冥思苦想方案,晚上在家挑燈夜戰苦學。維修方案出臺后,鄭貴有經過前前后后兩個多月的鏖戰,終于將這個大家伙雕琢成了圖紙上的形狀,節省外委加工資金62萬元。3年后的2015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鄭貴有超大口徑重載液壓缸缸體加工法”被編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創新競賽成果薈萃》一書。
2015年4月份,他被授予“全國勞模”稱號。
采訪手記
鄭貴有之所以成為當代工人的佼佼者,離不開他長久以來在工作崗位上練就的那股拼勁與韌勁。“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要實現這些夢想,靠的是我們每個人的付出與努力,執著與堅持。勞模的榜樣力量,就在于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激勵,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郭新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