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專攻理療設備的小廠發展成為集金融地產投資、酒店和健康產業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化公司,優德集團已迅速發展成為健康行業中的佼佼者。在健康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董事長牛留栓并未停下腳步,而是涉足公益慈善事業以回饋社會。
近日,優德集團董事長牛留栓受邀參加了《難得易聚》欄目,他表示,他大學畢業后的實習階段已與健康行業結緣,從醫療器械銷售員做到到銷售經理,他只用了三年時間。但是,他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決心放棄在山東打拼下的事業回鄉創業。24歲的他,面對鄭州陌生的環境,憑著年輕人特有的激情開始創辦企業。
做接地氣品牌 轉變消費者的誤解
團隊的逐漸壯大,讓牛留栓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擔心自己跟不上企業發展的腳步,督促自己堅持學習不斷進步。他常說:“學習是無處不在的過程,交流就是一種提高。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以外,與更多有能力、有閱歷、有想法的人去交流,也是一種學習。”牛留栓的這種好學上進的勁頭,為他后來走上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石。他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若將他們身上的優點吸收到自己的身上,這無疑對自身的提高大有裨益。
牛留栓提倡服務營銷。他認為,在未來時代的發展中,企業間競爭比的是服務。
客戶至上是優德集團的發展理念。他在管理過程中總結出銷售最高的境界是不銷售,若想達到銷售效果,最重要的是不斷地提高服務標準,讓客戶認可。同時,他在管理上提出無為而治,大家共同遵守一種制度。他認為,提高企業標準可使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擁有可持續競爭力。“把客戶當上帝,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時刻圍繞客戶的需求去服務,是優德服務的核心。”結合老百姓的生活,把研發產品當成藝術品對待,制造出接地氣的產品,讓客戶用著舒服看著舒服是牛留栓的期望。
目前,康復醫療在中國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康復醫療對于許多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牛留栓說,其實康復醫療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昂貴,治療后的康復過程對于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優德集團推出的系列康復醫療產品無論從性能還是從質量上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在合作發展中,優德集團提倡“共贏模式”。優德集團雖然是一家生產康復設備的廠商,但公司不僅僅是賣產品,更重要的是幫助醫院完善康復科室的建設。近年來,優德集團致力于幫助二甲三甲類醫院進行全科室培訓、設備優化和文化建設等整套系統,完成基層醫院康復科室的打造。同時,優德還研發了更多適用于家庭的康復設備,為康復走向家庭做了眾多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可。根據國家提出的居家養老概念,優德集團還將康復醫療推向社區,使更多的人在自己家門口就能體驗康復醫療帶來的便利。
積極回饋社會 幫助別人才最幸福
牛留栓常說,優德集團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的幫扶。在政府的幫扶下,優德創造了尉氏速度。所謂“尉氏速度”就是用了不到一年就使15萬平方米的優德科技園在牛留栓老家開封尉氏縣建成投產。優德集團在發展定位上以“大健康”為主,并附帶其他產業的發展。正如集團的名字含義“優勝于業,德召未來”一樣,企業文化扎根于每個人的心中。牛留栓認為,一個自私的團隊無法做強,企業若要強大須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多為顧客的利益考慮,這樣才能走得更為長遠。
優德集團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積極參與社會慈善事業。2011年出資70萬元捐贈尉氏縣韓集村留余堂小學;2012年推動河南省扶殘助殘事業發展,向河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價值200萬元康復設備產品;2013年在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捐贈儀式上,向河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2016年初由九三河南省委牽頭和九三中央發起九三康福優德在行動,向社會捐助2000萬元……一系列的慈善事業彰顯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心。牛留栓說,多幫助別人對自己來說是最幸福的事情。
每次從鄭州回到老家,對牛留栓觸動最深的是一些貧困的農村殘疾家庭。為這些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找一個工作崗位,讓這些家庭迅速脫貧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他表示,優德集團每年都會拿出一筆資金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從高層做起培養起一支愛心的企業團隊。(錢婉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