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華:腳踏實地魄力前行


    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16-12-19





      與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的采訪約在北京的初冬時節,他正好飛來北京處理工作上的相關事宜,百忙之中抽出小半天的空閑與記者聊了聊上達電子的現狀,也聊到了他個人一路走來的心路體會。李曉華戴著一副眼鏡,身為企業董事長的他說起話來讓人覺得他更像是一位老師。確實,他年輕時曾是一位大學教師,在經歷了從大學教師到企業家的身份轉變后,以身作則、平易近人、腳踏實地的寶貴標簽依舊在他身上閃耀著。


      從大學老師到企業董事長


      李曉華是數學專業出身,這樣的學術背景造就了他出眾的邏輯思維能力。畢業后,他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在教授企業管理類課程時,李曉華接觸到了不少重新回到大學校園讀MBA的企業管理層人士,這樣一群在企業中打拼多年的"學生"讓李曉華開始對自己的理論教學進行重新思考。"我覺得自己講課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當時我沒有在企業歷練過,講出來的東西反而不如講臺下''學生們''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有說服力。所以,那時候我就想尋求機會深入企業,真正去操作、去管理。"上世紀90年代,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有無限發展可能,當時30歲左右的李曉華勇敢一躍,跳出象牙塔里的清閑生活,投身進入深圳的創業浪潮之中。


      大學教師這個身份標簽,雖已是20余年前的事,但李曉華的一言一行在身邊人看來,始終都具有濃厚的"教師"氣質。"我們公司員工都說我比較像老師,我也有這種感覺,帶著他們就像帶著一群孩子似的,在團隊培養上面我也常給大家一些幫助和指導。"盡管貴為公司董事長,李曉華在很多方面仍堅持以身作則,旁人很難想象如今的他依舊會抽空去跑一線客戶。"銷售方面,我是在市場的第一線,我需要及時捕捉到來自客戶的一手信息,包括出現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發展機遇,而不是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紙上談兵,這樣在帶領團隊時也更有說服力。"


      "沖在第一線"的理念也讓李曉華贏得了不少合作伙伴和投資人的信賴。目前,上達電子的主要合作伙伴有京東方、天馬微電子、歌爾聲學、信利、伯恩光學等等,一個個都是液晶面板行業內的佼佼者。有時,李曉華親自去拜訪他們,對方深感自己受到重視,會在心里產生"老板本人都來了"的信賴感。也曾有一位投資人表示,他之所以愿意投上達電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李曉華始終深入第一線,是位踏實、干實事的董事長。


      低調做事,拿過硬產品說話


      2014年,上達電子在湖北黃石投資25億元打造光電新材料產業園。25億,不是一個小數字,之所以做此決策,李曉華坦言是為了離核心合作伙伴更近。"湖北武漢的電子制造業在內地來說算是一個中心,上達電子的合作伙伴,比如華星光電未來有3條線都是在武漢,天馬微電子在武漢也有一個比較大的模組廠。黃石產業園離這兩家的工廠的距離不過百把公里。此外,黃石離京東方在合肥的工廠也很近,從前期研發、交貨到售后服務都比較方便。"


      其次,黃石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也進一步堅定了李曉華在此建立產業園的信念。當地政府把線路板作為工業升級的重點產業,除了引進上達電子,先后還有9家線路板廠商進駐黃石,包括滬士電子、欣興電子、定穎這些來自臺灣的PCB(印刷線路板)領域的佼佼者。目前,線路板產業集群已在黃石形成,當地政府為了長遠發展,更是積極改善投資建廠環境。"線路板制造需要用到蝕刻液、鍍銅液,其中含有一些重金屬,黃石當地政府為此建立了一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有效控制污水排放,這樣既能發展產業,又保護環境。"李曉華說道。


      上達電子今年在新三板舉行掛牌儀式并敲響開市鐘,這標志它開始進入資本助力發展的快車道。今年7月,上達電子完成了3000萬融資,這僅是第一輪。李曉華在采訪時透露第二輪融資目前也已完成,"深圳市政府有一個專項基金,專門鼓勵我們這種電子制造業的發展。我們利用這筆款做了設備招標,添置一些新設備。"目前第三輪融資也正在商談之中,但至于投資者是哪一家,李曉華表示現階段得暫時保密。


      上達電子正致力于成為業內領先的柔性電路板龍頭企業。李曉華坦言,柔性電路板最難攻克的地方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如何能夠把線路做得更細。"無論是做半導體、平板顯示里的線路,還是做柔性線路板,它都是以線路的粗細、單位面積里布線的密度來衡量產品的技術含量。"李曉華表示,業內對于"細"的追求永無止境,"比如說現在是100微米,你想要把它做到50微米,等克服這個難關以后,你還想把它做到20微米。所以對線路要求越來越細的技術挑戰,永遠需要去研發、投入、更新設備。"此外,集成電路過去大多封裝在PCB硬板上,未來則將會封裝在柔性電路板上,"在硬板上貼一個東西會很穩固,但軟的東西會收縮彎曲,穩固性會降低,因此在柔性電路板上做封裝有一定難度。"李曉華表示,這將是柔性電路板的另一個攻克難點。


      雖然上達電子在國內同行中銷售額排第一,但李曉華的視野不僅僅放在國內,對于美國、日本等領頭企業在半導體領域取得的技術優勢,他時刻關注并直面差距。目前,美國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像紙一樣卷起的柔性透明電路板,并打算將半導體的就業機會重新搬回美國。對此,李曉華表示,這恰恰說明柔性電路板的重要地位。"柔性電路板的技術難度高,它使用的原材料是一種化學薄膜PI膜,PI膜由美國杜邦公司發明。如果沒有PI膜的發明,就沒有柔性線路板。目前真正能夠把PI膜做好的,只有美國和日本。"目前,美國和日本在基礎材料領域有技術優勢,李曉華認為,雖然國內企業有很好的前景和市場,但在基礎材料領域也應加大科研投入,"投入就是研發的力量,如果你不在基礎領域有所投入,將來就有可能對進一步發展造成制約。"


      "為什么我說差距很大呢?因為美、日一些企業的發展比我們早了10年甚至20年,比如日本的旗勝,它從1985年開始進入這個產業,而且是這個產業里最先進的企業之一。上達是2004年才開始做,差了將近20年。所以要追上人家的發展,我們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李曉華說道。


      沒有捷徑,只有堅持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如今的上達電子已成為國內柔性電路板行業的"隱形冠軍",2015年的銷售額達到6.08億,凈利潤接近3000萬。然而,這一個個成績的得來并不容易。回首這一路,李曉華表示要在低谷時堅持不放棄,在上升時有魄力抓住機遇。"一個民營企業從創立到壯大,一路會歷經各種挫折坎坷,在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堅守不能放棄。"創立第一年時,上達電子投進去3000萬,但銷售額才只有900多萬,虧損嚴重,緊接著第二年也是虧損狀態。在低谷時,李曉華堅守信心繼續前行。2005年、2006年的時候,深圳山寨手機市場火爆,山寨手機里也需要柔性線路板,當時上達電子已發展成擁有七八十家客戶的企業規模,但大部分都是山寨手機客戶,雖然利潤可觀,但李曉華及時反應過來,"快錢"來得容易但不會長久。"山寨手機制造商單純靠模仿、抄襲,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比如說某一個品牌火一下,第二年可能就消失了。所以2007年我趕快扭轉這個方向,上達電子不能以山寨手機為主要客戶。"


      "我覺得一個公司,市場銷售是龍頭,作為制造業,你要經常琢磨你的產品、定位是不是準確,你的客戶選擇是不是正確。"李曉華認為企業的發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戰略定位,"和上達電子一樣,從2003年、2004年一路走過來的有不少同行業企業,剛開始那兩年大概有三四十家,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經過這十一二年的優勝劣汰,很多在企業發展規模上就拉開差距了。有一些企業規模還停留在一兩個億的銷售額,而上達電子今年大概能實現8億的銷售額。"


      柔性線路板制造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需要很多專業機器設備,因此資本投入成為了一大挑戰。在面對投或不投的問題時,就需要決策人有一定魄力,"投的話其實有很大壓力,萬一投完以后沒有相應的產出怎么辦;不投的話,就可能錯過發展機遇,失掉市場和客戶。這就需要遠見和魄力。"李曉華表示,魄力源于對整個行業的深入了解。"在產品開發的選擇上,在客戶的選擇上,也需要魄力。上達電子跟京東方合作有10年了,大家長期互相支持配合,才使得上達電子這兩年能夠借助京東方的快速發展而迅速壯大起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