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思龍:做企業,我只認“專注”二字


    來源:中國貿易報   作者:鐘歐    時間:2016-11-04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在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任思龍看來,做企業與讀書一樣,必得以信仰的態度專注于一個領域,將其做精做透,方得始終。


      與任思龍約定采訪的日子,剛好是良信電器應屆大學生見面日。可能是因為行業的緣故,這個位于浦東迪斯尼板塊的低壓電器行業的佼佼者,辦公樓外觀看來略顯低調冷靜,但當天的良信因為這些年輕人的身影,辦公樓四處洋溢著活力和青春氣息。


      上午10時,在辦公室準時見到了良信電器掌門人任思龍,這位企業家的身上有一種理工生特有的嚴謹和從容。


      記者:從曾經的國企管理者到現在的上市公司掌門人,請您談談個人職業角色轉換間的不同感觸。


      任思龍:從我個人的職業經歷來看,前面國企的16年可謂是人生最順利的階段,它讓我對人生產生了新的思考。


      后面創業的這16年像一部電視劇的高潮階段,成功、失敗、酸甜苦辣全部嘗了個遍,但正因為豐富所以精彩,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于1983年大學畢業,算是比較幸運的一代人。大學畢業后分配到西北的一家國有企業,工作了16年。從研發到技術負責人,最后做到副總,我當時的人生志得意滿。然而,正是這個圓滿反而讓我不甘心,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所以,1999年,我和幾個同事毅然決定到上海創業。


      這一段從零開始的創業經歷,時至今天又是16年。這個16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求生存——我們用了3至5年的時間完成了每一個創業企業都必須面臨的生存問題。這一階段很痛苦,每天我都告訴自己必須活下來。


      第二階段:謀發展——通過資本市場讓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從啟動到上市,我們整整用了7年時間,直到2014年才正式上市。目前,盡管低壓電器行業負增長,而良信仍然在逆市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長更是達到兩位數以上,這得益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市場推廣,也得益于資本的力量。


      第三階段:攀高峰——低壓電器行業雖然不是大眾化的消費品,但涉及的領域以及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未來,良信要在新的階段抓住國家工業4.0大背景下的行業發展機遇,按照自己的既定戰略繼續攀登行業的高峰。


      記者:低壓電器行業目前已形成外商投資企業與國內本土企業共存的競爭格局,請問良信是如何在此環境中保持競爭力的?


      任思龍:這的確是現狀,國內的低壓電器行業既有施耐德、ABB、西門子等國際品牌帶來的品牌競爭,又有國內1000多家同行的價格競爭。


      我認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價格戰占領市場絕不是明智之舉,優秀的產品品質和極強的創新能力才是企業能否切到更多市場蛋糕的重要因素。因為現在的客戶越來越理性,如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一樣,當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后,人們就要追求精神需求。


      再看客戶的需求,當可供選擇的產品數量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以后,他們需要的可能就是質量標準高與創新能力強的產品。


      所以,企業需要抓住客戶的痛點,不斷創新,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記者:如果未來可以自由選擇,您會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


      任思龍:作為創業者,即使可以自由選擇,我的生活仍然與企業分不開,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在創始者看來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


      未來,我的主要精力將用在尋找和培養更適合的企業接班人上。這個接班人可能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也可能是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或這個團隊能夠帶領良信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想我才有可能真正自由地去選擇、去看看以前沒有看過的風景,走走以前沒時間走過的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