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和兩年甚至和兩天沒有什么差別,如果你肯鉆研,每一天都是嶄新,不覺得乏味,在工作中找問題、解決問題,專注一塊曲、一瓶酒,崇本守道,每個崗位都可以成為能工巧匠和崗位專家。”
這是6月份公司早會上,主持人對陳學政的概括介紹。7月15日,公司年度表彰大會上,陳學政成為首批“勁牌工匠”。
陳學政,1973年生,20歲到勁牌公司,一個白酒調配崗位就干了21年。
正如他所說的:工匠精神不僅意味著精于細節的執著,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
7月22日上午,晴,高溫超38℃。
陳學政一身工作服,腳穿筒靴,在車間忙碌著。
“政哥今天替人頂班,一個人有點忙。”勾兌車間同事管他叫“政哥”,說是他確實比車間多數人年紀要長,更重要的是在調配技術方面無人能及,是當之無愧的“大哥”。
工作間隙,陳學政頂著一腦門子汗水,回憶起了當初進廠的情形。
1993年7月,從大冶成人中專畢業的陳學政被分配到了建材系統,經過一番波折,同年8月,他邁進了勁牌公司的大門(當時的皇宮酒廠),成為公司的一員。
當時為什么想來皇宮酒廠?陳學政說,當時算是慕名而來吧,覺得酒廠有著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較好的經濟效益。剛進公司時,陳學政被安排在白酒四車間做白酒釀造。
1994年8月,他被分配到當時的工程師室,開始接觸白酒調配工作,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興趣到現在已經長達22年之久,也從一個菜鳥成長為一名白酒調配專家。
公司白酒產品從原來的幾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個品種,從大團圓系列到毛鋪老酒系列、再到苦蕎酒系列,從所有大曲產品系列,到小批量定制產品和中試新產品以及工藝驗證試驗產品等,無一不是經他的手進行調配而走向市場。
可以說,陳學政見證了公司白酒的發展。
這期間,他也榮獲改善之星、品評技能第一名、精益生產技能競賽第一名、“身邊的榜樣”稱號、省級白酒評委、2016年勁牌工匠。一天品酒40杯,操作工成了省級評委想要成為調配好手,用陳學政的話來講,那就是一定要做個有心人。一瓶酒進行調配,要經過原酒計量、降度、醇溶、調香、加炭、循環、粗濾、精濾等十多道工序。公司近幾年定制產品較多,因為批量小,對計量要求特別高,如果不嚴謹,任何一個原酒或調味酒的量比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產品風格。“有一道工序錯了,這批酒就全部廢了。”陳學政說,干這個工作,人一定要特別細心,還要對工藝、對設備、對現場都要精通。
添加物的稱量和復核、溶解時間的控制、管道分布及走向等等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陳學政曾四次發現經過三級把關和復核后工藝指令單的錯漏,及時避免了質量事故的發生。
說到調配就不得不提到品評,這無疑是調配崗位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能。為了保證每批次調配產品的合格,除了用各類儀器進行數據分析外,感官品評也是調配成敗與否的重要判定依據。
當時還是門外漢的陳學政有了要學習品評技能的念頭。沒過多久,這個念頭就被付諸實踐,他開始跟著當時的技術員王衍學習品評技能。
只有中專學歷,剛工作不到兩年,陳學政想要快速掌握品評技能,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
但他沒有氣餒,從畢業時的滴酒不沾到一天品評40杯白酒,仔細揣摩不同酒體的風味、色澤、特色,同時抓緊時間學習品評知識,遇到不懂的問題經常請教。
堅持近一年時間,他能品一品就能夠較快區分不同酒體的香型、度數、產品名稱等。
雖然身為操作工,陳學政卻時常以技術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他深知只有掌握了品評技能,才能更專業的調酒。他經常抽空將公司的原酒和在線產品進行品評,同時對輔料以及各種香料進行聞香訓練。
經過日復一日的不斷學習和堅持,2014年12月,他通過湖北省白酒評委選拔考試,成為了勁牌公司有史以來第一個獲得省級白酒評委的操作工。
帶出徒弟40個,堅守調配崗位攻難關“白酒調配技術永遠也學不完。”陳學政習慣性的做出品酒抿嘴的動作。
在勾兌車間,調配屬于操作難度相對較大的崗位,易出錯,且工作時間不固定,對人員要求也較高。在每年車間輪崗中,幾乎沒有人愿意選擇,但陳學政每次都毫不猶豫的堅持選擇調配崗位。
他說,自己喜歡這個崗位,喜歡專研調配技術。看著每一批調配過后合格的酒體走向市場,心中充滿著成就感。
22年間,勾兌車間的崗位陳學政幾乎全部做過,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手。
精益生產是公司生產管理的重要工具,而陳學政正是勾兌車間精益生產工作的“領頭羊”,他積極帶領員工開展課題攻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先后帶出的徒弟也有40多個。
前期,廠內活性炭酒尾的回收一直是一個大難題,傳統的做法就是將成袋的活性炭進行瀝干,回收瀝出的酒體。但是這種方法不僅回收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
一次在與前來學習人員的溝通中,陳學政突然得到啟發,何不利用酒精易溶于水這個原理將活性炭中的酒體“引導”出來呢?
車間迅速成立課題攻關小組,以他為組長主導負責開展提高活性炭酒尾回收利用的課題攻關項目獲得了成功,為公司節約近20萬元,該課題獲得2013-2014經營年度公司焦點課題三等獎。
2014年他主導開展的提升勾兌車間3#罐區基酒調配產能的課題攻關,將原有的生產能力57KL/小時提升到了現在的75KL/小時,大大的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獲得焦點課題二等獎。
同年,他參與的《勁牌酒廠提高勾兌車間毛鋪苦蕎酒調配效率》焦點課題獲得2014-2015經營年度公司焦點課題三等獎。(本報記者陳平原 通訊員 沈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