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發明家 時代新女性


    來源:中國航天報   時間:2016-08-24





      當代發明家 時代新女性——記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制導專家、中國第九屆發明創業獎獲得者魏明英


      人物名片 魏明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國家重點型號副總師、制導控制首席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防技術發明獎、航天基金獎、政府特殊津貼、國防科技工業型號研制個人三等功、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航天科工優秀發明人,以及第九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獲評“當代發明家”。


      她的個人成就與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這幾十年相互呼應,當年的決定一次又一次被證明是值得的。


      有擔當、不緊張并不代表沒壓力。“每次試驗前魏總都帶著我們遛彎和爬山,爬到山頂就放聲吶喊。”這個畫面讓主任設計師小李印象特別深刻。


      30年前的盛夏,魏明英即將從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彼時,歐美等航天強國拉開了新一輪的航天高技術探索的序幕。中國的航天事業在迎來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嚴峻挑戰。


      與大多數女孩一樣,魏明英也有著對父母深深的依戀,也想承歡膝下彼此照顧。


      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回家過安逸的生活,還是順應內心深處的呼喚放手追逐夢想?她最終選擇投身航天事業,希望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航天舞臺上施展才華與抱負。


      她進入了航天工業部二院二部,如今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二部。30年后的今天,當年的女孩已是二部國家重點型號副總師、制導控制領域首席專家。


      30年來,常人眼中單調、重復、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已經成為她最親切的陪伴。她的個人成就與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這幾十年相互呼應,當年的決定一次又一次被證明是值得的。


      她與研究團隊攻克了多項制導控制核心技術,奠定了我國在此領域的國際先進地位,部分技術已成為領域標志性技術,實現了航天裝備的跨代發展。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防技術發明獎、航天基金獎、政府特殊津貼、國防科技工業型號研制個人三等功、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航天科工優秀發明人……魏明英正值當年,卻已稱得上榮譽等身。


      今年5月,在中國發明協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魏明英又榮獲第九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揭開這些榮譽的標簽,這位鑄造國之重器的航天女帥,其實是一位充滿人情味的女性。


      一 初心不渝的“發明家”之路


      剛開始進入航天工作那幾年,魏明英在外企工作的同學都有很高的收入,每次聚會,總有熱心的同學給她推薦待遇更好的工作機會。


      “說實話,也不是沒有動心過,看到閨蜜移民國外過得很滋潤,非常羨慕,也動搖過。”但一想到自己最初選擇航天時的抱負和身上肩負的國家使命,魏明英覺得,必須堅持,要相信艱難的日子總會過去。


      正是這種執著的信念,支撐著魏明英在那個連老百姓都知道“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年代,心無旁騖,堅持理想。從初涉航天的懵懂,到系統設計漸入佳境,再到技術創新不斷突破,她一路成長為重點型號副總設計師、航天重大專項負責人。歲月流轉,不變的是她航天報國的初心。


      熟悉她的人說:“她話很少,總是踏實干活,工作態度嚴苛到跟自己過不去的程度。”


      魏明英總說:“一切問題只要理論原理是對的,方向是對的,結果就一定會是對的,就總有能做出來的一天。”


      作為一名工程技術人員,魏明英始終將理論研究放在第一位。她曾經根據一篇俄文文獻,理論推導出探測系統信號“復數包絡處理方法”。理論推導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對提高信號品質有很好的效果,但后期測試結果卻與理論值相去甚遠,因此這種方法招致很多人的反對。


      因為有充分嚴謹的理論研究作支撐,面對質疑,魏明英依然信心不改,她開始著手尋找產生差異的原因。最終發現,問題出在技術人員對于實現環節的操作有誤。問題改正之后,測試的結果與理論完美吻合。這種方法便迅速上馬,推廣開來。


      魏明英扎實的理論功底與她成長的時代背景有關。早年間,她做科研時沒有高性能計算機,沒有自動化設計軟件,所有設計都必須從基本理論出發,經過嚴格的手工推導尋找最優方案,難度頗大,過程繁瑣。幾輪設計下來,她的手稿幾乎能塞滿整個柜子。后來她常常鞭策年輕的設計師,搞控制的必須理論功底深厚,要算得準,不能盲目去試錯。


      魏明英重視理論,卻并不因循守舊。在航天制導控制領域,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只要型號產品的過載足夠大,制導精度就一定高。長期的設計實踐卻讓魏明英對此觀點產生懷疑。她潛心鉆研多年,最終得出了“過載響應速度對制導精度影響更大”這一全新結論。


      這種“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精神讓魏明英走上了一條“發明家”的道路。她至今共獲國防發明專利30余項,她將自己研究的直氣復合控制技術進行了系統梳理,出版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第一本專著,將控制系統設計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二 “成功了是你們的,失敗了由我承擔”


      作為型號副總師,魏明英的工作一半在技術,還有一半在管理。


      魏明英所在的研究室里,一半的主任設計師出自她的團隊。對于每一個團隊成員,她都清楚記得他們進單位和成長為主任設計師的時間。如今他們都已是奮戰在各條型號戰線上的青年骨干,作為團隊帶頭人,魏明英帶領出了一支優秀的團隊。


      有人問她教導有方的秘訣是什么,她說:“沒有什么秘訣,這些年輕人都非常聰明,勤勉能干,青出于藍勝于藍!”


      但當弟子們談及魏明英時,你才會明白,奧秘原來是這樣的——


      “允許犯錯”是她給予團隊成員的“福利”。“科學總會有反復,研究過程中難免出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就是成長。”魏明英給團隊吃下“定心丸”。


      有一次重大試驗任務前,在對控制系統進行全面復查時,技術人員發現某項參數存在計算疏漏。魏明英得知此事后并沒有批評當事人,而是緊急制定方案,進行風險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該問題將對試驗產生不利影響。魏明英組織大家采取補救措施,同時向上級“兩總”匯報,將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放手去做,成功了是你們的,失敗了由我承擔。”這份信任讓團隊成員刻骨銘心。


      “善于總結、勤于創新”,是她給予團隊成員的“錦囊”。“一年工作下來,如果提煉不出一個專利或一篇高水平科技論文,那說明你就只打雜了,沒干實事。”魏明英總是要求團隊成員及時總結新成果,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產權”。


      在她的帶動下,團隊的創新成果數量始終穩居二部前列,她所在研究室的專利數量占到整個二部的三分之一以上。2015年,該團隊入選國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名單。


      “那次試驗要驗證我設計的規劃,我緊張得一晚上沒睡好。魏總心態就特別好,因為她的確工作做得很踏實,對自己的設計有把握,對產品放心。”已是總師助理的王濤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敬佩。


      “工作中的指路人,系統的擔當人,生活中的知心大姐。”與魏明英同在一個型號團隊工作的張麗琴對魏明英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特別是有一次飛行試驗遇到了障礙,大家在指揮大廳不分日夜地默默分析數據。魏總沒有任何解釋和埋怨,而是帶領大家反復排查查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匯報會上,魏明英果斷地站起來說:‘這個問題我是第一責任人,我負全部責任!’”張麗琴記得,礙于當時的場面,大家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為魏總鼓掌,事后談論起這件事情來,大家都百感交集:魏總真是一個有擔當的人啊!


      有擔當、不緊張并不代表沒壓力。“每次試驗前魏總都帶著我們遛彎和爬山,爬到山頂就放聲吶喊。”這個畫面讓主任設計師小李印象特別深刻。


      曾經有一段時間,型號尚未定型,其改進型又處在攻關階段,同時另一個預研項目正在論證,多線并舉、關鍵技術難以突破帶來重重壓力。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加班熬夜,魏明英身體抵抗力持續下降,僅僅由于腿部不適抹了點紅花油,她全身都過敏性紅腫,臉部浮腫、眼睛幾乎都睜不開。醫生留她住院剛沒幾天,在癥狀尚未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她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在眾人既不解又擔心的目光中,魏明英安撫大家:“大夫給了我錦囊妙計,可保我平安。”后來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妙計”就是控制飲食中可能導致病變的過敏源,每天中午她自備白饅頭和花卷,就著白開水充饑,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


      三 航天女帥溫潤如玉


      與工作中的凌厲決斷不同,回到生活中,女性獨有的細膩便出現在魏明英身上。


      團隊成員小王經常感慨,能當魏明英手下的兵,是幸運和幸福的。母親病重,父親身體也不好,作為獨子的他最怕出差進場,可身為型號骨干的他又放不下肩負的重大責任。讓他感動的是,魏明英雖然嘴上不說,但能讓別人出的差就盡量不安排他,非他去不可的總會私下跟他溝通好,盡可能把出差時間壓縮到最短。


      申報科學技術獎項時,魏明英屢次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我已經有了一些成績,這些榮譽留給更需要的年輕人吧,他們為型號和課題作出了很多貢獻。”她說。


      熟悉魏明英的人都知道,她這些年做了多少仗義疏財的善舉:借錢給年輕人買房子、為生重病的同事捐款上萬元、為帶母上學的大學生捐資助學、為白血病患者捐款動手術、救助重病兒童、為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捐款……打開她的抽屜,滿滿的都是匯款收據和慈善機構的來信,許多被捐助者也常年來信感謝。


      人們常說,新時期的女性要“入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魏明英也是“控得了導彈,做得了海鮮什錦飯”。她有一手好廚藝,卻低調地解釋:“我先生喜歡吃卻不會做,只好由我親自掌勺了。”


      同事們對魏明英的另一面如此評價:“指揮場上凌厲決斷、果敢干練的女帥,其實內心住著一個文藝女青年。”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為了跟隨先生一起拍攝珍稀鳥類,魏明英曾站在太陽底下曬了整整一天,一動不動,生怕驚動了鳥兒。每次進場任務間歇,她必然會去探訪當地古跡,有一次連續步行了16公里。她愛讀三毛,愛讀村上春樹,偶爾揮筆寫下一段文字,也是靈動雋永、頗具文采。


      平日工作中認真甚至略顯嚴肅的她,幽默起來卻別具一格。前不久深夜加班的她,遭遇座椅“罷工事故”——常年陪伴她的辦公椅,一條支腿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忽然斷裂,導致她跌落地面,造成尾骨受傷。后來,她在微信朋友圈里以一份歸零報告的形式向大家通報了此事:


      “各位領導同事,本人昨晚加班,發生質量問題,需看醫生,近日各種會議暫無法參加。提交初步分析報告如下:


      現象描述——本人摔在地上,尾骨疼痛難忍;


      故障定位——椅子腿斷裂;


      機理分析——座椅腿為塑料的,長期加班磨損老化,導致三分之一處斷裂;


      采取措施——更換牢固的座椅;


      舉一反三——提醒各位同事迅速檢查座椅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風險分析——對于受害者本人傷害程度尚需醫生鑒定,初步分析風險可控。”


      魏明英常提起對自己影響頗深的兩位師長:“我的老組長魏毅寅(現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和李蕓總師(現任二院二部科技委主任),教會我不放過任何細節,也給我很多照顧和關愛,讓我對這份工作從懵懂到熱愛。每次想起他們,心里都依然充滿感激。”


      因為這份始終如一的感恩,魏明英將前輩們嚴慎細實、攻關克難、無私奉獻的航天精神用實際行動傳承著,在這份她為之奮斗的事業中,成就滿滿,也樂趣滿滿。


      “她說:放手去做,成功了是你們的,失敗了由我承擔。


      他們說:她話很少,工作態度嚴苛到跟自己過不去的程度。


      指揮場上凌厲決斷、果敢干練的女帥,其實內心住著一個文藝女青年。”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