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享CEO夏軍:把握“天時地利”,布局“天羅地網”


    來源: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6-08-18





      8月,里約奧運會激戰正酣,“車享88節”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回首2014年8月,入局汽車電商領域僅半年的車享舉辦首屆“88節”,掀起夏季線上購車狂歡。而經過兩年半左右在“傳統行業+互聯網”創新模式上的探索,如今的“88節”已經不僅是有車一族的狂歡節,而是覆蓋買車、養車、賣車整個汽車消費周期的“汽車生活嘉年華”。


      “88節”的升級也是車享“開拓者”征程的一個縮影。從依托上汽集團資源優勢,以整車銷售起步,到橫向覆蓋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縱向實現線上線下無縫打通,一個“一站式”的汽車服務平臺正逐步建成。近日,借著16年“車享88節”的契機,這一創新平臺的領軍者—車享CEO夏軍篤定地向媒體發聲:我們要把握“天時地利”,布局“天羅地網”。


      把握汽車電商“天時”,為用戶和商戶創造價值


      “過去三年,整車電商也好,二手車電商也好,都是一片投資熱土,但現在出現了退潮的現象。順勢而為非常重要,在不恰當的時期,做過度、無謂的金錢投入,得不到真正的價值。”夏軍認為,基于“為用戶和商戶創造價值,實現B端和C端的共贏”原則,車享在整體布局上相應調整,是順理成章。


      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進入了“基數大、增速慢”的新階段,相比整車銷售,汽車維修保養、汽車美容等后市場服務則是更加高頻次的消費,市場需求量非常大,用戶渴望獲得更便捷、更專業、更值得信賴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品質。車享以“全生命周期”連鎖實體服務品牌車享家為主體,進軍汽車后市場,同時發力整車銷售、二手車、定制車等多條業務線,是目前最可能實現“可持續、可盈利、常態化”的商業模式。圍繞“社區化”的布局思路,車享將在5年內推進全國范圍一萬家車享家門店落地,今年年底計劃落實1000家,覆蓋55個城市,并逐漸將整車銷售、二手車業務的線下環節統一接入車享家,實現整個“車享模式”服務閉環。夏軍坦言,“社區化”布局是車享的優勢,也更能打動消費者選擇車享。


      “85后、90后正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群體,他們追求個性化、多樣化,衣食住行都和互聯網有關。”夏軍認為,正是這樣的變化,為車享創造了機會,讓車享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工具,與目標人群建立起實時在線的“連接”。車享于今年4月份全新升級的車享家APP,正是車享在移動端統一的業務入口,與車享網形成了“移動端+PC端”的線上覆蓋,使橫向的一站式業務得以夯實。未來二手車、定制車等業務的C2B模式也將以車享家APP為切入口;同時,車享家APP也是線下車享家實體連鎖網絡的承接點,實現縱向上的無縫對接,讓車享“一站式”得以真正落地,切實解決用戶痛點。


      發揮上汽集團“地利”,打造“車享模式”差異化優勢


      “上汽這片‘土壤’里,一些獨有的能力和資源,與車享模式的成功有很強的關聯。”夏軍認為,要做好后市場,企業需要具備相當的業務資源能力和產業背景,才能形成全國性連鎖化的服務品牌。基于此,車享要獨樹一幟,打造“車享模式”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相比國內其他汽配電商、后市場電商把供應鏈“切成段”來做,車享的供應鏈是“從頭到底”地做,這得益于上汽集團對整個供應鏈與線下承接服務的掌控力,能夠實現從最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到最終端的車享家及C端用戶建立連接。另外,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上汽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形成強大的行業口碑和業務資源,借助這一優勢,車享無論從網點發展還是跨界資源協同來看,都能與同樣體量、同樣能級、同樣實力的第三方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而其他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創業公司都難以形成這樣的規模。


      在人才吸引方面,無論總部還是各個省市,車享均采用本地化策略,引進當地行業中的優秀人才,并進行統一、專業化的培訓,這也是車享家“圍繞用戶三公里范圍內全國化、高密度”快速布局的關鍵之一。


      隨著“車享88節”從2014年的1.0版本升級到如今的3.0版本,車享進入了“聚焦車享家,多條業務線同時發力,加快一站式落地”的加速度階段,夏軍表示,車享會在發展的各個階段去結合行業趨勢、用戶需求和自身優勢,形成最接近可持續的、良性的商業模式,從而推進“一站式”快速落地,促進交易鏈兩端的價值沉淀,最終把車享打造為最可信賴的汽車服務領先品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