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煉工匠心 為國鑄重器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莊文石 高旭菲    時間:2016-07-29





      百煉工匠心為國鑄重器——記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盛瑞工程研究院院長王書翰


      盛瑞火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驅8AT(8檔自動變速器)的量產為它帶來了豐碩的訂單。


      盛瑞還會繼續火下去,“世界首款”前置前驅插電式混合動力8AT的下線讓它至少在未來20年內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憑借這兩個世界首款,盛瑞在自動變速器領域迅速跨越了與世界頂尖科技數十年的差距,實現了中國自動變速器科技的“彎道超車”。


      為盛瑞踩下“油門”的人叫王書翰。作為盛瑞工程研究院的院長,過去8年,他和他的伙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硬是讓一個不被看好的概念從無到有,直至實現量產。


      借此,盛瑞實現了轉型,業界看到了希望,國人收獲了信心。王書翰本人則在“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評選中成功問鼎。


      一戰跨越40年


      在世界汽車行業有著這樣一個共識:就技術難度而言,車輛的設計屬于小學水平,發動機技術相當于中學水平,自動變速器是大學水平。


      與此相應的,就是世界各地擁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整車生產廠,但自動變速器技術卻主要集中在日、韓、德、美的6家工廠手中。


      憑借對市場的壟斷,外國企業的自動變速器在中國的售價是其本國的2-3倍,他們也從國人手中拿走了驚人的利潤。


      面對這樣的現實,在集團公司的引領號召下,王書翰帶領著盛瑞工程研究院的團隊,用8個億的超大投入和8年夜以繼日的刻苦鉆研,實現了8AT這個中國自有品牌的大規模量產。


      此一役,徹底改變了中國此前在自動變速器領域至少落后世界頂尖科技40年的歷史。王書翰說,在這個領域,盛瑞的產品已可媲美歐美產品。


      隨著搭載盛瑞8AT的陸風系列汽車投入市場,看到商機的各品牌汽車廠商紛至沓來,10萬臺的訂單預示著國內汽車自動變速器制造產業迎來了春天。


      8AT的量產成就了盛瑞,也培養了產業鏈下游一批零部件供應企業。


      接了盛瑞的訂單,原先生產低端配件的廠家變得“高端”了,閑置的設備用上了,塵封的廠房開工了。


      為了趕進度,一些企業甚至大年初一就開工,一天24個小時三班倒著干。


      有企業老板打電話給王書翰,語氣中透著“甜蜜的煩惱”:“王總啊,把日子再緩緩吧,工人們現在只想放假,不想掙錢了。”


      莫因路難不赴險


      量產8擋自動變速器有多難?


      中國的大學至今還沒有這個專業,就是國內高端自動變速器領域窘迫現實的體現。


      所以,當“半路出家”的王書翰和名不見經傳的民企盛瑞宣布要研制8AT的時候,業內頓時噓聲一片。


      “國內那么多大企業都失敗了,你芝麻點大的盛瑞能干成?”業界的質疑是有道理的,從6AT到8AT不是增加兩個擋位那么簡單,而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那已經是一種人腦想不出來的結構,需要利用各種計算從上億種可能性中選出幾種最好的組合。


      王書翰笑稱這個成功率“和中彩票差不多”。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也正是因為找不到最優的結構而在8AT研制上停步不前。


      質疑聲中,盛瑞和王書翰沒有放棄,一個舍命投入,一個忘我鉆研。


      從2007年到2010年,在4年的時間里,王書翰先去德國與PeterTenberge教授合作研發,又到英國里卡多工程化公司開發設計。


      一家家地跑工廠,一件件地裝機器,王書翰終于在2010年2月份造出了世界第一臺前置前驅8AT樣機。即便到了此時,人們仍然不看好盛瑞這款變速器的前景,因為實現量產比研發更加困難。


      370毫米大小、80多公斤份量的8AT,需要400多個零件,很多元件國內根本無法生產。要和整車匹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應用,還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


      王書翰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又從零開始一家家找,一家家談,在國內找到了70%左右零部件的供應商,又和陸風汽車結成了戰略伙伴。


      “當年盛瑞冒險投入巨資,如今終有回報。”王書翰說,8AT的誕生,最關鍵的就是當初那份知難而進的決斷。


      8AT產業連成片


      伴隨著8AT的從無到有,由王書翰帶頭的科研小組從最初的8人成長到200多人的規模,成為國內自動變速器領域最頂尖的人才團隊。


      有了人才支持,盛瑞的腳步越走越快,世界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8AT已啟動整車實驗,帶啟停功能的8擋自動變速器馬上就能量產,國際領先的13擋自動變速器也試制成功。


      為保證8AT系列產能擴張,未來5年,盛瑞將建立自動變速器配套產業園,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無統一組織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吸引到濰坊。屆時的盛瑞產業園,將形成高水平、大品牌的自動變速器產業集群。


      近日,濰坊高新區各部門再一次來到盛瑞召開現場辦公會,加快完成產業園區的廠房建設。如此一來,省去了建廠環節的配套企業們只需要解決設備問題就能立刻投產,為盛瑞產能擴張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王書翰預計,到2017年,8AT系列變速器的總產能將能達到45萬臺,其中包含15萬臺混合動力8AT。籍此,在汽車傳動領域,盛瑞可以繼續保持至少20年的領先。


      迅速擴張的產能必然要有人才的支撐。屆時,盛瑞的科研團隊需要達到400人的規模,其中博士以上頂尖人才需要引進10名以上。


      在看到濰坊高新區最新出臺的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3個人才扶持政策文件后,王書翰說,公司“招兵買馬”的時間表可以提前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