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年磨一劍!富有搖滾精神的IT男將互聯網醫療平臺做上市!
他,因為熱愛搖滾而在身體中流淌著充滿激情且執著的創業者血液!
他,因為癡迷于計算機而成為中國第一批擁有專業知識水平的互聯網人!
他,因為一座城市散發著具有蓬勃生機的發展氣息而果斷放棄穩定的教師職業,成為了深圳一所醫院的信息科負責人!
他,憑借著對互聯網的敏銳把握,在離開醫院后的十年間,將一手創立的就醫160打造成集預約掛號、導醫導診、診中支付、健康管理服務的大型互聯網醫療平臺,并且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2016年7月15日---16日,reMED2016重構醫療生態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該峰會是行業內的年度盛會也被視作行業風向標。業界領袖齊聚一堂、各抒已見,暢談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創新。媒體代表準備充分、積極發問,洞悉行業現狀。
峰會當天,就醫160CEO羅寧政除發表《就醫160“醫療互聯網+”生態系統》主題講演外,還在現場上千人的見證下,正式接受互聯網醫療中國會的邀請,成為互聯網醫療中國會第15位發起人,接過象征著榮譽和責任的獎杯。
就醫160CEO羅寧政受邀成為互聯網醫療中國會第15位發起人
雙方此次攜手旨在共享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合力,在行業研究、品牌活動、整合營銷傳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為打破傳統醫療信息壁壘,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構建“醫療互聯網+”開放生態體系而共同努力!聯合其他十余位行業發起人、百余位業界領袖及專家一道,秉承情懷與夢想,不斷追尋探索互聯網與醫療的融合發展之路!
就醫160CEO羅寧政在峰會上表示,自就醫160成立以來,深耕互聯網醫療領域,堅持圍繞醫院到用戶再到醫生來構建移動醫療服務體系,形成醫生端、醫院端、用戶端三端產品矩陣。用心做好疾病和醫生關聯的知識庫;利用互聯網,讓更多人共同參與推動分診工作;按照政府需要,構建醫院----社康中心的雙向轉診體系三件大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09年,衛生部發布了《關于在公立醫院施行預約診療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表示公立醫院在不向患者收取費用的前提下,可與第三方中介合作開展預約掛號。羅寧政帶領團隊抓住這個機遇,從掛號切入互聯網醫療,利用此前的醫院資源,迅速擁有了先發優勢。
“要把醫院真正拉到自己跟前,沒有醫院的參與,不做深度資源整合,光做流量,是辦不成事的”,羅寧政在創業過程中不斷思考著。當時,非典還讓國人心有余悸,公眾對感染病越來越重視。但是,國內醫院感染病監測軟件市場仍處于一片空白,于是羅寧政便帶領團隊開發藍蜻蜓軟件,通過讀取病人的病歷和檢驗報告單,根據模型計算感染風險,并自動提醒醫院監控部門采取消毒、隔離等措施。之后的幾年,就醫160憑借藍蜻蜓軟件獲得了數千家醫院用戶,也奠定了進軍移動醫療的渠道基礎。
隨著就醫160互聯網全流程就醫模式的逐漸成熟,資本方也開始垂青羅寧政和他的企業。自2013年至2015年,就醫160已經獲得了過億級的投融資,并且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互聯網醫療第一股!
能夠站在行業變革的時代風口之上,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互聯網醫療探尋求索的征途上,正因為有了一位位富有情懷的實踐者,我們才看到了解決傳統醫療之痛的途徑,我們需要更多的追夢人,并肩前行、迎接挑戰!
就醫160CE0羅寧政
互聯網醫療中國會發起人
總發起
中國傳媒大學
發起人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白劍峰,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經濟社會部健康版主編志愿者
陳登坤,金蝶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金蝶醫療總經理
何士祥,達晨創投合伙人
李斌,新華社高級記者,國內部兼央采中心編委志愿者
劉建,原北京友誼醫院理事長、黨委書記
劉沐蕓,北科生物總裁
劉毅,九安醫療董事長、iHealth創始人
羅寧政,寧遠科技首席執行官、就醫160創始人
王杉,北大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徐歡生,北京健康云創始人
楊文龍,仁和集團董事局主席、叮當快藥創始人
張黎剛,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
張銳,春雨移動健康創始人
朱巖梅,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
鄭早明,聞康集團董事長、尋醫問藥網創始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