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寅大:靠質量挺起中國鋼結構脊梁


    來源:中國工商報   時間:2016-07-13





      34年前弱小的鄉鎮企業,如今發展成為國內建筑行業赫赫有名的領軍企業,在我國許多城市地標性建筑的背后,都有滬寧鋼機的身影。這家私企這么牛,離不開有著"斗士"之稱的掌舵人——王寅大:靠質量挺起中國鋼結構脊梁


      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誕生于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鎮的鄉鎮企業,歷經34年的風雨,產品遍及全國,國家體育館、廣州電視塔等地標性建筑背后都有滬寧鋼機的身影,而中國50%的機場、70%的高鐵車站,該公司也曾參與建設。30項魯班獎、8項詹天佑土木工程獎、110項中國建筑鋼結構金獎彰顯著中國鋼結構質量第一品牌的榮耀。


      “斗士”般的掌舵人


      在滬寧鋼機這個大家庭里,員工都把王寅大比作“斗士”。


      滬寧鋼機從最初的江南造船廠宜興分廠發展為全國頂級的鋼結構企業,離不開王寅大。工廠起步時,100噸的履帶吊車陷在污泥里,王寅大冒著生命危險鉆進吊車底下塞石塊填料。車間人手不夠時,他親自當起吊裝工人,經常通宵工作。在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時,他在車間巡查,一塊破碎的砂輪片飛出砸中他的手臂,傷至骨頭,去醫院動完手術,他吊著手臂又出現在了車間里……


      30多年過去了,他至今還保持著創業初期的行事風格。車間主任趙永生說:“老板就喜歡穿著工作服與工人一起下車間、探討問題。工人看到老板能和他們一起奮戰在一線,都干勁倍增,沒人松懈。”平日里,除了商務接待需要,王寅大的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決。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無論工作生活還是個人作風,都要走在職工的前面,不要被別人戳脊梁骨。


      鍛造精品不斷超越


      一年前,位于北京的鳳凰衛視國際傳媒中心啟用,在業內引起震動。迷人的卷繞、交錯和環體曲線讓人驚嘆,鋼結構扭曲難度比鳥巢高出兩倍。


      “這個建筑無建設標準可參照,5400個構件中沒有重樣的。”公司總工程師高繼領說。施工前,設計院只給公司一個大樣,鋼材如何焊接、搭建等深度設計都要由自己完成。


      如何在保證建筑藝術性的同時確保工程質量?王寅大與總工程師一起多次總結、論證,不斷改進,制做出一本本指導書,所有員工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操作,一旦有問題必須翻工重來。在高繼領的記憶中,指導方案在王寅大的謀劃下前后修改了幾十遍。遇到難題,王寅大就帶領工程師以及車間技術員一起攻關。


      一個項目的完工并不意味著結束,按照王寅大的要求,要把整個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一一列出,歸納成冊,將其有效應用到下一工程中,保持不斷超越。“目前,根據鳳凰衛視這一工程,公司正在編制行業標準,以后類似的工程就有標準可依。”王寅大說。


      匠心培育金牌工人


      今年54歲的趙明祥是有30多年工齡的老員工,他雖然只有初中文憑,卻已在國內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20多篇,還申請了10多項發明專利。筆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著什么。“這是趙明祥專著。”王寅大開玩笑說,“趙明祥記筆記的習慣保持了10多年。工作時一旦發現問題,他便會記錄下來,作深入研究,一有時間就在車間給員工現場講授。他的手藝已傳承了五六代,為公司培養出了技能大師。”


      在公司,像趙明祥一樣的優秀人才有許多。公司為了將他們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新員工,先后在2008年、2013年將企業技術員撰寫的400多篇專業論文編纂成書,發給一線員工學習。知道該企業有這兩本書,許多鋼結構企業特地跑來取經,書里的不少文章還走進了高校課堂。


      “有了這些金牌工人、技能大師,企業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就能得到保證。我們要靠質量挺起中國鋼結構制造的脊梁。”王寅大信心滿懷地說。□朱品昌單永良成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