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做企業就和做人一樣”


    來源:中國食品報   作者:趙平 姜蘭娟    時間:2016-07-11





      用5萬元創業,開創了一個中國現代化養殖的神話,云南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用自己的人生態度成就了一個全現代化養豬企業。何祖訓,1987年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曾就職于陸良縣畜牧局、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1999年,何祖訓創建了神農集團,今天,這個由飼料生產企業起步的集團已經成長為云南省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和西南地區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20多年的商業歲月里何祖訓親眼見證了集團的發展壯大,20年的磨煉造就了何祖訓的沉著與睿智。


      做企業跟做人一樣是做人的體現


      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何祖訓覺得家庭是自己成功的基點,從小父母教育的價值觀,讓何祖訓養成不食嗟來之食的習慣,凡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奮斗,同時要具有危機意識。對于企業來說,何祖訓認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怎樣做人,就怎樣做企業。”


      打球、爬山,這些普通常見的運動也是何祖訓生活中的一部分。何祖訓的生活簡單,并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種日理萬機,應接不暇,他表示自己的生活像神農一樣“健康無抗”。


      何祖訓說自己心目中沒有偶像,比自己優秀的人比比皆是,但自己從來都不會盲目崇拜。做企業和做人一樣,神農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都是按何祖訓自身的人品體現、思想文化去做,何祖訓在創辦企業之初,就想讓大眾吃上放心肉、健康肉,因此,從飼料、養殖到屠宰,神農的每一個環節都遵循這個理念,神農走到今天未改初衷,“企業無論發展多大,都要先利人再利己”,這是何祖訓給自己的要求,也是何祖訓對神農的要求。


      學習國外先進技術 走中國特色道路


      農業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要改變傳統生產模式,發展優質高效的農牧業。“中國傳統的養豬,基本是一家一戶養幾頭豬,然后就是養豬專業戶,可能養到幾十頭豬或百十來頭豬。但現在,每頭豬的利潤都很小,如果沒有相當的規模、沒有相當的科學技術和市場配備的時候,靠養豬獲取的收入是遠遠不能滿足支出的。所以這就需要更大的規模,更多的組織才能突破傳統養豬業的局限。何祖訓說:“神農一開始養豬就以美式養殖為模板,主要是因為美式養殖自身規模大,群體也比較大,規模化養豬技術及運營模式經驗比較成熟,專家的相關研究也比較深入。其實養豬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豬在一個適合它的環境內生長,促進豬的健康生長。神農投入自動飼喂系統及環境調控豬舍設施設備,把純粹的體力勞動變成全自動化養殖,加上神農的全程可追溯控制和無抗養殖,這樣不但節省了人力,也使得豬肉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何祖訓說:“由于采用了全自動化的養豬設備,神農養豬場員工的工作效率都非常高,目前,一個人每一批可養2000到3000頭豬,一年能養兩批,平均達到5600頭。而在傳統的沒有自動化設施的養豬場,一個養殖員工一批養豬平均只有300頭。神農豬場采用全自動化設備,可系統操控豬舍的溫度、通風、豬只飲水、飼料運送等,減少了人力勞動的付出,提高了設施全自動化的利用。把大量的人力從純粹的體力活中解放了出來,同時,通過環境控制為豬的生長提供了福利,并且通過數據管理、細化管理,有效減少了疾病的發生。”(趙平姜蘭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