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冰,中國體操隊原隊長、奧運會冠軍。2015年創辦“型動體育”并擔任CEO。在25年的體操生涯中,他參加過兩屆奧運會,拿過一百多塊金牌。作為一位明星創業者,這段經歷給他跨行創業帶來不少資源優勢。
7月2日,由騰訊眾創空間、海南騰訊生態村、中國聯通聯合主辦的騰訊2016互聯網+創業大賽華南賽區總決賽在深圳騰訊總部舉行,陳一冰作為特邀明星創業嘉賓出席了大賽,并現場分享自己創辦“型動體育”的心路歷程。
華南賽區作為騰訊互聯網+創業大賽的首站,是全國創新創業浪潮的前沿陣地,本次入圍華南賽區前十強的優秀創業項目涉及了醫療、教育、電商、硬件和娛樂IP等眾多領域,他們中的前三強將有機會爭奪最后的全國總冠軍,領取價值一個億的獎勵。陳一冰也被現場熱烈的氣氛感染,希望跟這些創業者們一起努力,在互聯網+時代,用實際行動實現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奧運冠軍陳一冰演講中
創業初衷:幫退役運動員完成轉型
為什么創業?這是很多人問陳一冰的問題。陳一冰表示,他不希望專業的體育訓練只能服務少數人,也不想看見曾經優秀的體育人在退役轉身的瞬間無所適從。他創辦型動體育的初衷是想幫助那些退役的運動員順利完成轉型,通過型動平臺的集中培訓,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健身教練,并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物盡其用。
盡管創業和經營公司并非他所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但是在陳一冰看來,創業跟體育運動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他不認為當下的自己和當運動員時的自己有什么不同,依然是在不斷追求著夢想,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只不過問題從做運動員時的生理的局限、人性的懶惰和競爭對手給予的壓力,變成創業所必需樹立的屬于自己的商業邏輯。
從競技體育轉型到大眾體育服務,體操生涯帶給他的除了人脈優勢,還有面臨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體育精神所獨有的核心優勢。陳一冰深信,創業猶如運動員比賽,只有不斷發起挑戰并逐步戰勝困難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談及創業之路,他表示,自己從事體育行業還有一個優勢,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更了解中國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的現狀。
全民體育:型動體育找準創業“風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更加注重體育運動和健康。中國體育現在進入全民爆發的階段,很多人參與了跑團和健身。很多巨頭紛紛布局體育領域,阿里巴巴、萬達、樂視都巨資打造自己的體育生態。體育領域無疑是巨大風口。
隨著體育的發展,如何更好的健身和運動?整個體育商業里,高水平教練的專業指導是這個行業所欠缺的。每個人都在跑步,怎么跑,誰適合當教練,什么才是專業教練的標準,所有人都需要行業的規范。正是看到這個矛盾點,陳一冰打造了型動體育這款體育從業服務平臺。
目前型動體育成為國家唯一制訂的在線培訓平臺,符合國務院最新發布的所有的行業認證標準。這個平臺上的教練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完成認證和學習培訓。如今,型動體育已經匯聚了超過11萬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教練,這也為他平臺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競爭壁壘。一句話說,一個奧運冠軍關于體育的創業項目,“專業”一定要成為最亮眼的標簽。
牽手體育總局:加速體育培訓產業規范化
除了多位奧運冠軍的鼎力支持,型動體育還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青睞。型動體育不僅幫國家體育總局做五年獨家計劃。還幫助國家體育總局成立一個體育從業教練的數據系統,這個數據系統可以幫助國家體育總局知曉教練的就業狀況以及如何在賽事中對教練進行規劃布局,比如哪些跑團缺少教練,哪些水平的教練應該在什么位置,都會有詳細的數據。此外,型動體育還與國家體育總局一起研發制定國家認證教練的一些標準。
陳一冰認為,雖然目前型動體育估值很小,可能未來幾年時間還是這樣,但是他希望型動體育能夠通過與騰訊合作,在布局以及戰略方面有所提高,未來與更多體育公司分享五萬億市場。在這個布局中,如果把型動體育比喻成為一個閉環,那么與賽事合作、自己供給培訓教練以及從業人員的分發,全部都在一個輪回里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