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士利盧敏放:“洋”為中用打造新國貨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趙兵輝    時間:2016-04-15





      在英國第一暢銷的奶粉是本土的牛欄,在澳大利亞則是可瑞康(Karicare),那么在中國,未來是否也會誕生類似的本土品牌,既接地氣符合中國寶寶體質、又兼具國際化品質?對此,雅士利總裁盧敏放的回答是肯定的,并稱“我們想成為其中之一”。


      在盧敏放看來,目前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正在迅速改變,嬰幼兒奶粉市場雖然很大,但是競爭者多,變化迅猛,2016年雅士利將通過強化渠道轉型、前后臺資源整合以及管理團隊運行效率等措施,努力提升自身應對市場的能力,捕捉有利競爭機會。


      重新定義“新國貨”


      盧敏放2015年1月起任雅士利行政總裁。他曾長期擔任多美滋中國區總經理,把多美滋國內市場份額做到第一;在升任達能紐迪希亞大中華區副總裁后,又成功把紐迪希亞做成國內電商母嬰類的第一名。


      2015年底,蒙牛和雅士利聯合發布公告稱,達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中國將全資出售給雅士利。有分析認為,收購多美滋后,蒙牛很可能憑借旗下雅士利、多美滋、君樂寶三大品牌躍居國產奶粉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這是外界寄予蒙牛厚望的開始,也是雅士利在國產奶粉領域突飛猛進的發端。


      為了打造專業化、國際化形象,雅士利從世界級的工廠引進原裝原罐進口的產品,目前已在國內上市。“有海外基地,這是國際化的步驟。今年強調的是品質和國際化,我們有中新雙方的監管,而歐洲標準、優質的奶源體系,是我們國際化資源的背書。”盧敏放說,將來新西蘭工廠將為達能生產基粉,包括成品,這是第一次國內的公司為國際品牌做代工,將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據悉,整體的母乳研究將會在2016年年底之前完成,雅士利將利用新西蘭奧克


      蘭大學、達能的國際研究,研發出最適合中國寶寶最理想的產品。業內稱,雅士利打造的“新國貨”形象,本質是“洋”為國用,新國貨是以全球奶源、全球技術、全球供應鏈,喂養中國寶寶。


      2016年完成全渠道轉型


      但“新國貨”也面臨整體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及政策不斷變化的影響,雅士利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持續對母嬰以及電商渠道的銷售模式進行轉型,梳理銷售渠道,變革營銷模式,而新營銷策略的執行和效果需要時間及成本費用的投入。


      此外,雅士利于2015年開始加大促銷力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盧敏放表示,2016年雅士利將通過強化渠道轉型、前后臺資源整合以及管理團隊運行效率等措施,努力提升自身應對市場的能力,捕捉有利競爭機會。在母嬰渠道方面,雅士利將通過聚焦母嬰連鎖,依托渠道推力+品牌拉力,借助超級a-金裝和Arla系列等高端產品,實現品牌轉型。同時從媒體宣傳、品牌推廣、社區活動及直營店系統管理等方面給予母嬰渠道支持,以加快產品的市場鋪設,促進直營店的動銷,進而提升銷售水平。


      “目前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正在迅速改變”,盧敏放說,嬰幼兒奶粉市場雖然很大,但是競爭者多,變化迅猛,例如,消費者行為已經從原來100%來自PC端轉變成70%來自移動端。在電商渠道方面,雅士利同比增長非常快速,奪得奶粉電商新國貨第一名。2016年開始,雅士利表示將建立推廣跨境電商新模式,實現渠道下沉,將電商渠道銷售占比從10%提升至15%。


      有業內人士認為,雅士利在合并多美滋、歐世蒙牛及戰略合作引進Arla超高端品牌后,國內外優質資源平臺得到整合,2016年業績將預計有顯著提升,經營利潤將會大幅改善。盧敏放表示,2016年將能完成全渠道的轉型,爭取55%嬰幼兒奶粉業務來自母嬰及電商渠道。而轉型的成果將會在2016年逐漸體現出來,預計2016年的業績會有一定的改善。


      “外來的和尚”不夠本土化


      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在近十年中,經歷了三聚氰胺,繼而洋奶粉崛起、奶粉“假洋鬼子”盛行、大量進口奶粉水貨、國產品牌出海、電商渠道快速逆襲,從拼高端、拼奶源到拼配方、拼價格。


      但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品牌喂養中國寶寶”,雖然洋奶粉在國內熱銷,但是外來的和尚畢竟不夠本土化,由于體質等各異,許多寶寶吃外國奶粉還是會出現過敏、濕疹的問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奶粉市場中,國產奶粉占45%份額,洋奶粉占比達55%,中國并沒有一個非常強的品牌。


      “將優秀的國際資源引入中國,并主動尋求協作,才能更好地順應變革。”這是在全球乳業大融合背景下,盧敏放提出的“突圍”之道。目前,雅士利攜手達能、蒙牛、中糧、愛氏晨曦等眾多國際乳業大亨,擁有豐富而又強大的資源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雅士利開啟了中國奶粉的“新國貨”時代。


      盧敏放表示,從國貨到“新國貨”、從“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到“全面采用世界尖端科技”,雅士利在全球舞臺上華麗轉變的同時,更是對國內乳品行業的未來作出了承諾:擁有一流生產水平的國際化“新國貨”,必將能質戰全球。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認為,在2020年,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有望恢復,“因為據我們調研,對食品安全問題最擔心的是40-60歲的人群,00后則對國產品牌有著厚愛。”(南方日報記者趙兵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