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勇氣、需要努力,但也需要看清形勢,要順勢而為。和從前相比,現在的創業環境是比較寬松的。一方面有政府的支持和提倡,另一方面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創業趨向個性化、小規模。
伴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究竟何在?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雙創觀”的指引下,中國掀起了一波火熱的創業、創新浪潮。
大道至簡,但知易行難。創業需要勇氣、需要努力,但也需要看清形勢,要順勢而為,一句話,創新就是有智慧地“折騰”。包括天能集團在內的很多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頁頁創業與創新的篇章,“雙創”是天能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且是會做一輩子的事。
筆者以為,創業首先要懂得取舍。27年前,我們察覺到了“以電代油”的趨勢和商機,從一家瀕臨倒閉的村辦小廠開始,開始了“雙創”之路。上世紀90年代后期,伴隨電動自行車的大規模普及,我們意識到,電動自行車的關鍵在于電池,天能集團成功研發出了高性能電動自行車電池,實現了第一次轉型,并一舉成為行業龍頭,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而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今天,天能亦提前布局并在鋰電池領域取得不俗業績。
今年上半年,天能集團旗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天能動力營業收入75.3億元,凈利潤2.7億元,均同比大幅增長。
在天能,創業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我十分推崇“鷹性文化”,鷹在一定年紀時便會拔掉自己老化的羽毛、喙、爪,讓其重新生長。天能就像這只鷹,如果不能褪掉陳舊的羽毛、喙和爪子,墨守成規,就失去了未來。不創新,就滅亡!
一個成熟的企業,一方面要將自己的主業做好、做精,另一方面要時刻學習先進管理思想,大膽進行改革。今年,天能集團在內部實行自主經營體,劃小核算考核單位。這一舉措效果明顯,上半年在行業整體市場價格下降的情況下,集團利潤能逆市增長,成本下降是最重要的因素。
對大公司來說,內部改革會觸動不少人的利益,難免遭到不解、疑問,甚至反對。但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局面下,只有給企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才能保證它的長遠發展,這本質上也是創業。
除了取舍,有智慧地“折騰”是創業必不可少的路徑。
日前,國家“十三五”規劃將“創新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在不少人看來,電池是缺少創新的傳統制造業,而實際上,天能集團卻是個不甘于傳統,勇于變革、善于“折騰”的企業。僅僅2015年上半年,天能集團在技術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就高達2.41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5.9%。
我們是愛折騰,但一定是有方向的,要在“折騰”中蘊含智慧和洞察。如今互聯網創新成果和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互聯網為基礎平臺的創新發展新形態。不僅給企業提供了創造價值的新路徑,也改變了消費者的需求習慣,依托這一點,我們在產品和管理模式上都有了新的思路。
不久前,天能集團發布的智能“云電池”,備受市場關注。“云電池”具有GPS定位、實時追蹤、充電狀態實時監測等智能功能,通過一塊鑲嵌在電池中指甲大小的記憶芯片,用戶可以通過綁定的手機,實時監測電池運行情況,隨時了解電池是否需要更換。
今年10月,天能集團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用鋰電池管理系統,已經正式通過了相關技術專家、上海市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總站、浙江省經信委的鑒定驗收,即將批量投放市場,這是天能集團在研發創新領域的一大突破。
在鋰電池領域的前瞻布局也讓我們的未來多了一個增長點。目前,我們正計劃將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香港的上市公司中拆分出來,在中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以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鋰電池板塊的發展。
創業需要勇氣、需要努力,但也需要看清形勢,要順勢而為。和從前相比,現在的創業環境是比較寬松的。一方面有政府的支持和提倡,另一方面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創業趨向個性化、小規模,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而是人人觸手可及了。(作者張天任系天能集團董事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