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用友體系內部至關重要的一環,暢捷通自上市以來緊鑼密布地進行著各種不同層面的布局,無論是自身工作圈等產品的問世,亦或財務管理服務平臺的推出,均為未來暢捷通業務的擴展在逐步奠定堅實的基礎。然則,雖然動作頻頻,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立足于整個暢捷通內部,T+依舊是暢捷通主要的營收來源。
那么暢捷通T+所面對的客戶群需求到底發生了何種變化?未來暢捷通又將從那幾個維度進行業務發展?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暢捷通高級副總裁程剛。
暢捷通高級副總裁程剛
節流到開源的變遷
對于暢捷通而言,軟件業務涉及傳統軟件和新軟件兩個版塊的業務。之所以開展此類的劃分,更多立足于軟件架構層面,傳統軟件多以CS架構為主,例如T1、T3、T6等產品。而新軟件則基于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開發,如暢捷通T+。
既然暢捷通將目標鎖定在小微企業,現階段小微企業的需求到底呈現出何種特點呢?程剛表示,就業務而言,暢捷通傳統軟件產品因客戶需求在緩慢下降,營收方面逐漸下滑。但基于新技術研發的T+產品,其發展速率較快,增幅已超越了傳統產品的下降,營收也在上升。當前,暢捷通軟件包業務的上漲,主要依靠暢捷通T+之類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支撐。
而站在客戶需求角度,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深入人心,各種相關培訓以及對于這一概念的關注空前狂熱。在當前的客戶產品推廣中,單純的產品宣講已無法滿足根本需求,如何學會與互聯網融合,以鮮活、生動的案例為驅動客戶轉型提供有力支撐成為了新的需求變更。
另一個尤為重要的需求變更體現在,原有的客戶需求中,面對經濟危機等的沖擊,更多企業用戶會將目光鎖定的成本控制層面,例如進行財務管理、進銷存管理等相關系統的部署,通過企業內部的流程梳理,實現內部節流的目標。而如今,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用戶已將目光延伸到如何獲取更多的銷售機會和業務員訂單層面,真正實現管理的內部節流向外部開源的延展。因此,企業的IT投入也存在了優先級,而開源成為第一選擇方向。
樹冠式延伸讓1+多成為可能
面對上述業務拓展和客戶需求的變遷,無疑對于暢捷通業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而對于這一狀況,暢捷通在業務的發展中也進行了靈活調整。
對此,程剛強調,近年來,電商、微商、社群營銷以及相關的與客戶互動愈發增多,這一趨勢對于軟件行業而言,一定意義上是一種打擊。但我們無法逆流而上,只有結合當前的趨勢,結合暢捷通產品的優勢進行實實在在的產品改進。
值得稱道地是,作為一個新技術產品,暢捷通T+屬于純BS的架構,采用微軟的技術,并與微軟的開發有著深入合作,在未來五到十年中產品將是最為領先的。可以說實現了未雨綢繆。在這一基礎上,暢捷通T+可以對于新技術以及具體的SAAS應用進行全面的支持和融合。因此,得益于暢捷通T+本身具備的開放、共享等互聯網基因,暢捷通也進行策略調整,即在可能的條件下,與所有的SAAS廠商進行融合,這種基于暢捷通T+的樹冠式策略調整,未來不僅可以實現1+4的期望,甚至還能讓1+多成為可能。
例如,T+不僅可以實現與暢捷通內部客戶管家、工作圈等的結合,還可以同外部的2B、2C電商、移動報銷、移動BI等SAAS應用結合。這一應用整合的過程中,基于暢捷通T+的服務領域更為廣泛,也可以最大限度將客戶的后臺財務管理與前端運營等實現無縫銜接,更具優勢地滿足客戶需求。
三大方向是未來
全新的發展趨勢,靈活的應對策略,那么是否意味著暢捷通將按照這一步驟進行下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于未來T+的整體發展戰略,程剛將其歸納為三大方向:前端移動化、融合互聯網應用以及發力第三方互聯網金融。
移動化方面,程剛認為暢捷通如今就是實現的前端和后端的融合,未來也將在這一層面將應用設計的更為方便。互聯網應用的融合也杜絕大而全,暢捷通內部工作圈、客戶管家等基礎、通用產品外,其他產品多是交予伙伴完成,通過引入第三方應用完成客戶的多樣化及個性化定制。至于互聯網金融方面,暢捷通可以利用自身可控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具象展示企業用戶財務、業務數據的周期關系,通過良好的周期關系以證明企業運營和財務的安全、健康,從而給金融機構提供判斷基礎,進而后續為中小企業融資打下堅實基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