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接受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德國日報Bild(《圖片報》)專訪,從產品技術及市場等領域回答了該報記者的提問,并指出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目標是“終將成為市場第一”。該報第一期發行于1952年,日發行量高達300萬,擁有大批讀者,對輿論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力。以下是該報的報道全文:
每當他一登場,都會讓其他手機廠商有所啟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現年46歲,他熱衷于將華為與蘋果、三星等競爭對手作比較。
在華為推出旗艦機型Mate S數小時后,Bild就在柏林IFA展上采訪了這名來自中國的高管。特別版的Mate S搭載了全新的按壓觸控(Force Touch)技術,即通過在手機屏幕上施加更大壓力來觸發各項指令的執行。在此之前,許多人都以為蘋果會率先在其下一代iPhone手機上推出這項技術。
華為是有意搶在蘋果之前展示這項技術的嗎?
余:我們從去年就開始關注和研究這項技術并進行很多創新式開發。我們的研發部門同時關注和研究很多新技術,例如Mate S的指紋傳感器,只需單指觸碰,即可開啟手機。我們比三星、HTC等手機提供商更早研發出該技術。在此之前,傳感器只能感應手指的滑動或推動。而現在,單指操作就已足夠。
按壓觸控技術對于華為來說有多重要?
余:它只是我們眾多技術之一。對我們來說,華為目前正在研發的眾多創新技術更加重要——抱歉我不能在此披露太多細節。僅舉一個例子:目前,智能手機只是能拍出很棒的照片;但在未來,我們的手機將完全取代單反相機。
你想用手機取代單反相機?
是的,我們正在研發一項新技術。我不想在此透露更多。只能說我們很可能實現這項創新。
因此,技術研發是華為發展的核心?
是的,我們知道華為的技術研發能力將會越來越強大。因此,我們的產品也將愈發出色。
你喜歡將華為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進行比較。為什么你認為華為的產品優于同類競爭對手?
我們會比競爭對手更強大。這是我們的夢想,而實現這個夢想離不開創新和新技術。
你會從其他廠商的產品中獲得靈感嗎?
那當然會,每家廠商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創意,正如我們正在研發的創新技術一樣。我們內部會對其它廠商的產品進行分析,這對我們至關重要。
目前,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排名第三——你們未來的目標是什么?
我們的字典里沒有第二。不管我們做什么,我們都要當第一名!也許還需假以時日,但我們終將成為市場第一的。
在廣告和營銷上也將大力投入嗎?
我們不會像競爭對手那樣過多地投入營銷和廣告。我們寧愿將錢花在技術研發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升產品質量,贏得客戶信任。消費者會向朋友推薦我們的產品,這比廣告更重要。
未來將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第一款柔性顯示屏的誕生?
我們在這個領域掌握了大量專業知識,但我現在暫時不予置評。我們會比當前市面上那些推出弧形顯示屏的競爭對手做得更好。有些廠商的顯示屏呈現從上到下的弧形,有些選擇從左到右的弧形設計。但這些設計都不合理!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還是在平面屏幕上顯示內容。弧形顯示屏沒有任何附加價值,乍一看,你會覺得弧形屏幕很棒。但使用時并無任何實際價值。
你們將如何加以改進呢?
我們有些創意想法……但我現在不能多談。我們將在明年展示創新成果。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呢?相機嗎?
是的,相機,還有電池容量、設計上貼合手掌、操作簡單易用,也不能忽視出行途中快速的網絡連接能力。以上這些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提供一個人眼都無法識別的高清晰度。你不需要造一個能同時容納幾頭大象的沙發,造一個咱們幾個人能舒服坐著的沙發就夠了。
Bild:采訪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我們要做第一名!” | Interview with HUAWEI-CEO Yu: “We want to become No. 1!”
媒體檔案:德國日報Bild中文名叫做《圖片報》,報社總部位于漢堡,第一期發行于1952年,一直是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擁有大批讀者,對輿論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力。其網站于2002年上線。作者:Sven Stein
原文鏈接:
http://www.bild.de/digital/smartphone-und-tablet/huawei/huawei-chef-richard-yu-im-bild-interview-42520902.bild.html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