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的互聯網創業潮中,O2O成為最火爆的領域。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O2O創業公司獲得融資。有媒體統計,僅2015年5月,主打O2O概念完成融資并被公開報道的公司就超過了30家,總金額超過4億美元加5.6億人民幣。一位投資人甚至認為:“只要投O2O概念的創業公司肯定不會錯!”
這種投資熱潮背后是O2O概念過熱。眾美窩窩聯席董事長、星河互聯董事長徐茂棟認為:“O2O成了創業‘神器’,概念過熱背后其實潛藏危機。”
在徐茂棟看來,雖然O2O創業公司很受資本市場歡迎,但是行業的競爭過于同質化,更多依靠燒錢擴張。“燒錢擴張總有限度,達到一定限度之后,O2O行業必將面臨洗牌。這個時期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也可能是明年。”徐茂棟在7月22日舉辦的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如此表示。
這樣的背景下,O2O的創業熱潮是否還會持續?O2O創業還有機會嗎?下一步該怎么走?
資本非萬能,深度融合才有機會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資本可以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
搖搖招車可說是國內打車軟件的鼻祖,但是在與滴滴和快的等公司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如今已經退出打車軟件市場。據搖搖招車的一位高管后來回憶,搖搖招車作為一家失敗的公司,其實曾經并不缺錢。來自徐小平的天使投資和紅杉資本的投資都讓搖搖招車很有底氣。但是在錯過騰訊的一輪融資后,市場的天平開始向滴滴和快的傾斜。紅杉資本此時則與搖搖招車簽署了“對賭”協議,搖搖招車最終沒能贏到最后。
O2O目前處在互聯網的風口,融資并不是問題。來自傳統產業的資本以及新三板的火熱,都大大降低了O2O創業的融資門檻,“未來互聯網創業公司并不是必須要經過從天使到A輪、B輪、C輪、D輪等多輪融資,創業的難度系數大幅度降低。”徐茂棟說。不過他也同時敦促創業者,不能僅僅停留在淺層次的同質化競爭,必須通過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有明天。
作為連續創業者及多年的投資人,徐茂棟對資本認識更深刻。他說:“有些O2O公司看似獲得了大量的融資,但是這些融資很多都是通過私募市場所得,而私募市場融資實際上已經有了非常嚴重的泡沫,而且它并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對于那些僅僅依靠風口效應獲得融資,依靠燒錢模式實現擴張的O2O創業公司,徐茂棟認為其發展不可持續。
那么出路在哪里?總結目前市場上大量的O2O創業公司的失敗經驗,徐茂棟認為,其最大的軟肋并不是資本,而是與傳統行業融合太淺。“很多O2O創業公司畏懼發展線下業務,長期依靠線上“單腿走路”,最后失敗是必然的。”
搖搖招車的線下地推做得并不成功,在美國上市的搜房網也曾遭遇中介聯合抵制并因此股價大跌,O2O其實是創業門檻很高的一個領域。徐茂棟建議創業者如果選擇O2O,必須慎重。最好擁有傳統產業的資源,或者對傳統產業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一個月前,徐茂棟旗下的窩窩與眾美聯合并,成立了眾美窩窩,布局擴展到餐飲產業鏈上游,打通了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產業鏈所有環節。原窩窩的線上平臺與眾多餐飲商家以及餐飲行業供應商聚合到一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為O2O步入深水區進行轉型的一大例證。資本在其中起到了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作用。
單向革命不如雙向融合
互聯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降低交易成本,電子商務即是通過大大降低中間環節的流通成本而迅速崛起。這也給外界形成一種印象:互聯網創業往往都是攪局者和顛覆者,一旦與傳統產業結合,往往起到“革命者”的角色。
但是在O2O創業領域,這種定論恐怕難以成立。例如互聯網金融,其本質仍然是金融,并不是加入了互聯網因素就能改變其金融本質。也就是說互聯網并不能顛覆金融,而只是可以通過融合的方式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
這也意味著,傳統產業并不處在“束手待斃”的境地。他以e袋洗為例,這家公司曾經是一家傳統的洗衣公司,依靠線下門店招攬顧客。但是如今已經轉型為一家O2O公司。其顧客可以通過移動端APP應用線上預訂和支付,然后由e袋洗在線下完成洗衣并交付給顧客。依靠移動互聯網,e袋洗成功轉型,成為傳統產業“逆襲”互聯網的經典案例。
徐茂棟表示,近年來來自傳統產業的創業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優秀。作為天使投資人的他很愿意支持這樣的創業者。而且他認為那些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從業者組合在一起的創業團隊才最具優勢。
事實上,未來很難說某家傳統行業公司完全沒有線上的服務。銀行業很早已經邁出線上的步伐,航空業也正在加速與互聯網融合,更不要提線下旅行社以及酒店等傳統行業領域。
來自傳統產業的資本也正在加速流向互聯網,推動線上線下的加速融合。徐茂棟橫跨傳統、互聯網多年創業,又成功創投了眾美窩窩WOWO,NASDAQ、艾格拉斯002619.SZ、中文在線300364.SZ、小能科技等近50家互聯網公司,有三家公司已在上半年上市,對于產業融合背景下的創業機會更加敏銳。“其實傳統產業非常渴望具備互聯網的基因,非常渴望在互聯網上去布局,非常渴望網絡實體融合,創業者應該去接觸傳統產業的戰略投資人,來加速產業的融合。”
未來的互聯網很可能因為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誕生一批市值達百億美元的中度巨頭。目前來看,中國互聯網產業形成了以BAT為領軍者的寡頭競爭格局,但是未來中國互聯網的格局很可能是紡錘形的,不再是某幾家公司主導,而是以百億美元市值公司為中堅力量。這種格局更加穩健,也是中國互聯網進化并走向成熟的關鍵標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