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友信,受邀做客CCTV證券資訊頻道的金融類訪談節目《互聯網金融觀察》,參與專題節目的拍攝與錄制。在本期專題節目中,CCTV欄目組邀請到友信總裁陳紅梅博士擔當演播室嘉賓,陳紅梅博士結合友信的自身特點,就行業關注的“數據金融”的熱門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與廣大觀眾分享了精辟而獨到的金融觀點。據悉,本期節目將于7月18日周六在CCTV證券資訊頻道晚18:45首播。
以下內容為本期節目訪談實錄: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互聯網金融觀察》。大數據時代已強勢來襲,如何轉變思維占得先機呢?有人說,缺少數據資源無以談產業,缺少數據思維無以言未來。當互聯網遇上金融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怎樣的視角和思路才能幫助你從海量信息和數據中脫穎而出呢?請關注本期節目,我們一一來討論。今天在節目現場我們請到的嘉賓是友信的總裁,陳紅梅博士。陳總您好!
陳紅梅博士:您好!
主持人:問您一個問題:有人說互聯網金融就是互聯網數據,您怎么看?為什么?
陳紅梅博士:互聯網金融確實是目前對數據使用最有動力,而且是各種創新嘗試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決定的。我們都知道互聯網金融是借助了互聯網集成和分布的優勢發展起來的,試圖去解決客戶投融資的問題被視為資本市場的解決模式之一,所以它必須要面對金融本質的問題:如何去降低信息的不對稱性,準確的評估風險。在這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并沒有傳統金融企業常年積累下來的客戶的信息,也沒有客戶綜合性的,如儲蓄、理財、支付這樣的信息,所以互聯網金融企業就一定要走出去,廣泛的去搜集數據,從各個維度去補全這些信息,刻畫出客戶的畫像。因此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企業是最有動力去使用數據的。其次,就是服務的問題。互聯網金融企業就是力求為客戶提供簡潔的服務,并且還要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所以數據挖掘在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或精準投放提供了基礎。
另外,數據挖掘也在我們探索新的細分市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從服務的角度來說,數據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效率問題。因為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如果持續的經營下去,就會面臨著效率和成本的問題。互聯網金融企所面臨的客戶都是海量的客戶,而且是高頻次的需求,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互聯網金融企業試圖從數據方面開發出來管理工具來提高經營的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從上述這幾方面來看,互聯網金融和數據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互聯網企業如果能夠在效率問題、風險問題、成本、服務方面能夠讓數據發揮作用將會更加的有優勢。
主持人:像您剛才說的這個數據的問題,其實數據的使用一直是我們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那數據究竟應該用在什么地方?它應該怎么用呢?
陳紅梅博士:友信是一家為小額借款提供信息服務平臺,為投融資兩端的客戶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其信用管理服務的核心是要準確評估客戶的風險水平。而這個過程,既要有效率,又能控制住成本。打一個比方,如果借款申請人通過互聯網來提交了一份借款申請,我們要確認這個申請人是真實的,而且這份申請是真實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說是逐一的去進行實地的調查,但是效率和成本方面,負擔就很大。所以互聯網金融企業,通常是借助數據。比如說我們獲取客戶公開的數據包括公安、司法、工商這樣的數據,也包括通過授權獲取客戶包括社保、學歷這樣的數據,當然這中間還會有一大部分數據是客戶在互聯網上留下的行為信息和關聯信息。將這些數據綜合使用去幫助判斷這個申請人是真實的,申請是真實的。
主持人:現在隨著個人征信業務的放開和發展,更多的專業機構那邊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長期以來,無論是哪一個公司,哪一個企業,對于它來說,貸后的管理工作都是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而且應該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友信的這幾年過程中,我相信一定會有這種借錢不還的現象。當出現這樣的現象的時候,怎么辦?
陳紅梅博士:實際上在這方面,友信從產品設計階段,就把貸后管理的策略設計出來,一旦跟客戶發生實質性業務關系的時候,我們就逐步落實貸后管理的各項措施。因為單一機構觀察到客戶的信息總是有限的,所以在這方面,友信一是采取內部措施,二是去搜集外部數據。在內部措施方面,通過主動的客戶回訪,通過客戶的獲客管理,能更多的拿到客戶動態的數據。
此外,友信也整合了公司內部各個業務條線的數據,比如客戶通過電話來主動地更改聯系信息,或者其他方面的信息。將公司內部的信息整合起來,并結合外部的數據來評定客戶的風險水平或者價值水平,然后把客戶分為優質客戶、觀察客戶和風險客戶等。對優質客戶就本著維系客戶關系,以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為目的,在重新定價的基礎上,進行二次營銷。對于風險客戶,就是您提到的這樣的客戶,我們會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分成不同的程度來進行:有的客戶可能是偶然的或者是不經意的進入了逾期,對于這樣的客戶,我們是和客戶站在同一立場上去解決問題,比如溫馨提示,提醒客戶進行還款;對于其他的客戶,我們會采取多種的催收方式,包括短信、電話、郵件,甚至我們在全國都布上了專業的催收公司來幫我們進行實地的催收;對于特別惡劣的客戶,公司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因為失信對于整個信貸市場實際上帶來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對于惡意不還款的客戶,公司也和多地的司法體系嘗試著開展合作協助借款人進行訴訟催收,希望通過積極的動作,提高整個信用社會的違約成本。對于失信的個人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這也算是友信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為社會的信用體系貢獻一點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