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太陽能產業巨頭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其創辦人、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昨(5)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兩岸太陽能業者在去年底同遭美國施以「雙反」(反傾銷、反補貼)高稅率,他建議兩岸業者今后應在技術、市場上做緊密結合,并攜手一同去海外新興市場如印度、非洲、中東打天下。
作為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朱共山是在昨日下午于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議期間作上述表示的。朱共山來過臺灣多次,協鑫集團并在臺灣設立公司,與臺灣同業互動頗多。
針對美國政府在去年底首次對大陸與臺灣在內的業者一起施以「雙反」制裁,這還是史上頭一遭。
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聲明,來自中國大陸的太陽能產品,將被征收收平均 52.13%的反傾銷關稅,最高可達165.04%,大陸業者還需面臨多達49.79%的反補貼關稅;相對的,臺灣業者將被課征11.45%到27.55%不等的反傾銷關稅。
「我認為美國政府這樣做是不對的。」朱共山表示,雖然事情發生后兩岸有關單位都采取了積極的應對行動,中國太陽能協會更多次與美國政府溝通,但仍無力回天。如今全球經濟形勢變動難測,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還是希望大家能依照世貿組織(WTO)的交易規則來進行。
此事發生后,朱共山認為,兩岸太陽能業者應在技術、市場上進行緊密的合作,「這非常必要的」;他建議兩岸企業一起攜手「走出去」,把產品推向國際化,如印度、中東與非洲等新興市場,雙方并可在技術上加強合作,藉以降低成本。據了解,在美國針對兩岸太陽能課征「雙反」關稅案終裁結果去年12月17日出爐后,中國商務部第一時間回應稱「將損害雙方產業貿易合作」;媒體則稱此次「雙反」結果,預估將影響高達30億美元的大陸太陽能產品出口。
2011年美國首次針對大陸太陽能產業啟動「雙反」調查,2012年終裁出爐后,開證18.32%到249.96%反傾銷稅,以及14.78%到15.97 %的反補貼稅,導致江蘇省約13億美元的太陽能產品出口受影響,許多企業不得不放棄美國市場。
來源:中時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