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對于林樹青乃至中國特檢行業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2014年11月25日,由中國特檢院等8家單位發起的中國特檢集團組建合作協議簽字儀式舉行,特檢行業幾十年來的執著夢想,在這一天邁出了第一步。這也是質檢系統深化改革的一件大事。
2015年元旦剛過,作為中國特檢院院長的林樹青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青島,向各發起方介紹集團組建方案、出資測算方案,并就重要事項進行溝通協商。此前1個多月,他們在有關咨詢公司的積極參與下,不斷完善、細化集團組建方案,提出了未來集團架構和資本測算方案。“我們要抓住國務院啟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和改革工作這個重大機遇,既要工作快,又要步子穩,來推動這項工作。”林樹青興奮地說。
借著改革的東風,去年以來,有的省已經開始了特檢機構整合工作,但組建特檢集團,沒有先例可循,只能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摸索。在林樹青看來,中國特檢集團將按照“發展方向國際化,組織形式集團化,服務行為社會化,內部管理企業化”的發展構想,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事業單位改革之路,以特種設備安全公益屬性為基礎,適度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地域壟斷和條塊分割的格局。“我們以資產為紐帶的方式,聯合有意愿的特檢機構,實現規模化發展。將引入企業化管理模式,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林樹青表示,集團成立后,將通過投資、融資、合資等方式,在國內外設置相應的分支機構(分、子公司或合資參股企業),參與國內國際競爭,逐步搶占市場份額,打造品牌。
過去的一年,林樹青和同事們在無數個日夜加班加點,積極推進改革工作。“今年,我們要完成中國特檢集團的注冊,基本建立組織架構及治理結構,業務劃轉基本到位,并開始試運行。”對于集團的基本定位,林樹青認為是集科學研究、標準開發、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于一體的公益第三方機構。在科學研究方面,一方面服務政府的公共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通過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解決行業重大技術難題,組建強大的科研團隊,打造核心競爭力。在標準開發方面,承擔政府委托的安全技術規范制修訂工作;通過研究、制定與發布標準,引領行業發展,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升我國在特種設備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在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方面,積極做好檢驗、檢測、認證、型式試驗等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從提供政府法規或者國外標準為基礎的信用服務為主,逐步轉向提供以自身標準為基礎的信用服務,同時承擔與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相關的政府委托交辦的任務和社會公益服務,不斷擴大業務范圍,提高市場占有率。
對于中國特檢集團今后的發展,林樹青也有自己的一個愿景:到2017年,集團規模進一步擴大,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初步具備與國際同行業知名檢驗檢測公司競爭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國服務網絡,建設若干海外分支機構,成為國內權威、國際一流的大型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提供商。
“我相信,很多特檢人和我一樣,都有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打造國際一流的‘中國特檢’品牌。現在,這個夢想正離我們越來越近。”林樹青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