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田義:環球投資 長袖善舞


    來源:中華網   時間:2014-10-09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逐步在各個領域與國際接軌,同步運作國內外市場的經濟職能,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向。在發展的進程中,開放性的經濟發展戰略與中國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總體戰略相適應,并發揮著積極指導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更大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和促進社會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面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和推動經濟社會諧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縱觀全球經濟局勢,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即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正在迅速發展。長期以來,對外直接投資一直被認為是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流向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重要渠道。然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也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新興發展中國家正逐漸成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全球投資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突顯。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中國投資行業也積極利用國外資源和國際市場為自己拓展發展空間,實現持續發展和取得新的突破。

    作為中國投資行業的領軍者——中國專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自2007年5月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下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將國際資本引進來的同時,積極推動我國民族企業走向世界舞臺。在講到投資行業的發展情況時,董事局主席沈田義先生介紹:“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繼續發生深刻變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國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主動融入全球經濟。’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的提法去做,照這個目標去做,我相信一定會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關于投資形式,過去一年中,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平穩增長,中央投資項目和國有投資增速穩步回升,外商投資持續降溫,對外直接投資增勢依然強勁。雖然受制造業投資大幅回落的影響,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消費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我國經濟以投資為主導的增長模式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在談及投資行業的發展方向時,沈田義不失睿智地說:“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經濟騰飛,那么當前,我們更應利用這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面對經濟下滑的壓力,我國新一屆政府做出了英明決策,即沒有采取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政策,而是強調發揮好投資對穩增長關鍵作用的同時,保持投資的合理增長。另外政府還注重調控投資結構,要求將有限的投資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尤其在對加大文化產業、民生產業扶持的同時放寬了投資準入。目前,我們公司也在順應國家政策,國內重點投資項目主要涉及文化旅游、高端養老、節能環保等領域,其中特別是文化產業及其所輻射的產業鏈對增強我國軟實力、構建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巨大的促動作用,因此在未來發展中會有廣闊的投資遠景”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走向縱深,能否在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經濟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是關系到中國今后發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戰略問題。基于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國進行海外投資,開展跨國經營。聯合國貿發會議2011—2013年世界投資前景報告認為,在實現境外投資的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尤為迅猛,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直接投資輸出國。即使在當前全球經濟低靡、不穩定性持續上升的國際環境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勢依然強勁,在此形勢下,全球化戰略已是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公司7年的不斷壯大與發展,我們已實現境內、外總投資逾1200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投資近800億元人民幣,境內投資近400億元人民幣。”據沈田義介紹,到目前為止,他所領導的中國專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已取得了多項成功案例,比如在美國紐約、海地、印度尼西亞、加拿大、馬達加斯加等地,公司在當地的投資都給當地政府和人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都取得了雙邊滿意的積極成效。為何如此重視境外投資?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企業家的眼光和格局意識,相較短期效益,他更看重對外投資中長期的戰略遠景。“進行境外投資不僅可以把我國自主品牌推向世界,同時還有利于將企業的產品、技術及文化推向國際舞臺,這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樹立我國的大國形象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是有重大而深遠意義的。”

    中國企業走出去,除了政府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前提下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企業到境外投資在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還要了解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長期專注于境外投資的中國專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沈田義介紹:“一方面國際上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就要考慮對外投資了,2013年我國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已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另一方面我國民營企業正處在上升階段,懂得國際游戲規則的人還是太少,所以我國一些企業在境外投資時往往會在市場情況、權利維護上有太多困惑。七年來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當我們去一個新的國家、新的地區投資時,首先要了解市場,因為要投資首先要考慮風險而不是利潤,通過國際咨詢公司做項目前期市場調查,這樣我們就會對當地的政治、經濟、人文有一個比較宏觀的了解,其次要充分利用外交資源和專業機構,積極同當地的中國使館及華人組織合作,通過他們熟悉當地的法律法規,了解當地的經營環境及投資注意事項,這樣就能更好、更順利地開展投資活動。”

    準確定位,運籌好每一個項目,這不單單靠的是膽識、更是謀略。七年的發展足以使中國專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更加專業化和國際化,走向世界的舞臺與世界接軌也是企業發展必然趨勢。而隨著全球經濟局勢和環境的變化,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自2010年起,沈田義開始帶領中國專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在境外投資項目上著手向新能源、潔凈能源、環保等產業進軍,其中包括印尼的石油開發,中東地區的海水淡化、空氣發電這樣的一些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運作和建設也使沈田義的團隊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氛圍當中去。

    在總結七年來的工作經驗時,我們不難發現,沈田義在投資行業尤其在境外投資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我認為我國新一屆政府十分重視開展經濟外交,大力倡導、支持國內企業同國際市場接軌,民營經濟也好,國有經濟也好,繼續走出去,實現境外投資。七年的境外投資歷程中,我們的確取得了一些驕人成績,因為我們背后始終是強大的祖國,但也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壁壘,包括我們去境外投資,有些國家跟我們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但是我們可以在‘經濟先行’的框架下,先去為別的國家做點什么,然后當對方信任我們的時候雙方再開始一些經濟上的合作,這樣建立國家間互信,通過經濟關系的改善促進政治關系的改善。總之,境外投資永遠不是‘零和博弈’,只要努力尋求共同利益,擴大共識,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一個既擁有遠大前景、又蘊含著嚴峻挑戰的時代。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深深地融入世界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大的受益者。縱觀國際形勢,和平、合作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繁榮與穩定始終是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互利共贏的合作典范已不勝枚舉,“中國夢”實現的偉大進程對世界而言,也必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而在中國走向世界的同時,中國投資行業作為促進對外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必將惠及世界,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綻放異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