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比較關注桌面類應用或海外應用市場情況的童鞋,最近應該對 APUS Launcher 這個名字不陌生。上線三個月不到,APUS Launcher 在 30 多個國家的 Google Play Store 個性化榜單排名第一,50 個國家排名前 5。
正當有些業內人士開始猜測這個突然冒起的 APUS 到底是什么來頭,36氪和 APUS 取得了聯系。我們對 APUS 團隊進行了一次探訪,深入地了解了這個桌面產品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它的創始人的故事——前 360 副總裁李濤。
從 5 月份決定離職創業,到 6 月份組建好團隊、7 月份產品上線后首周用戶破百萬、9 月份用戶破 3000 萬并且有將近 800 萬的 DAU......經過了在 360 起起伏伏的 5 年,李濤離職創立 APUS 的過程,似乎也還散發著 360 公司的特質:快、迅猛,執行力強。
辭職創業,只因想純粹地做事
因一手締造了 3721 渠道市場及營銷網絡而被稱為“渠道營銷之父”的李濤,從 3721 時期就與周鴻祎結下很深的淵源。09 年,他被周鴻祎說動,加盟 360 負責無線業務,從零開始一手一腳做無線。外界傳聞李濤在 11 年年中被調離無線,而半年后又重回無線掌舵;在 1 年多的時間里將手機衛士的用戶量從幾千萬做到 4 億后,又因為一些原因被調去做海外。聊到這些時,李濤承認自己在 360 的幾年時間里起起伏伏很大,但也不愿過多談及這些。他只用“只想純粹地做事”來回答來“為什么要離開 360 自己創業”這個問題。
李濤說到,自己其實是一個非常崇尚純粹的人,希望無論是生活、工作都能夠簡單一些。“說實話,我現在很多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在 360 的日子里學習到的”,李濤言語中聽得出他對 360 的感情和感激,“但是,360 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和規模,已經不能給我一個非常純粹的環境做事了。這其實是任何大公司都會存在的情況。其實某程度上,我是一個特別不喜歡 動腦 的人,就是特別向往純粹和簡單吧。現在出來自己做事情,做老板,的確比當高管壓力更大一些,但是復雜度低了,很多因素不用再考慮了,只要一心做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就行了。”
選擇方向,壓根沒想過移動互聯網之外的領域
從 09 年加入 360 開始,李濤就在負責 360 的無線業務,一直到去年。那幾年,李濤正好見證并參與了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整個過程,整個爆發性增長的階段。
“其實我算是見證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了,”在解釋自己的創業為什么選擇移動互聯網領域時,李濤說道,“我從 1999 年入行,經歷了中國互聯網起來的過程,也見證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整個發展路程還是看的比較清楚。在 360 的這幾年,很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做移動,因此其實在考慮我該做什么的時候,一開始就決定了做移動互聯網。”
海外是藍海,中國互聯網恐怕是全球競爭最慘烈的互聯網
APUS 桌面在國內知名度也許不高,但正如文章開頭的數據所示,APUS 桌面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非常好。為什么 APUS 會瞄準海外市場?李濤的判斷是,相比起國內這么多互聯網公司擠破頭的市場現象,海外的市場機會更大,競爭也更小。
“中國互聯網目前恐怕是全球競爭最慘烈的互聯網,任何一項服務都有幾十上百的公司在競爭。其實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大概就 6、7 億用戶,這么多公司擠在這里廝殺;反觀海外,今天我看來,海外安卓手機用戶接近有 30 億的量,而且起碼有三分之二的市場是低于中國市場水平的。巴西、印度這些人口大國有非常多人都還在用他們人生中的第一部安卓手機,這些手機可能只有 256M 或者 512M。這些用戶對桌面整理、清理、加速這些基礎功能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除此以外,李濤也分析了為什么海外這片大藍海一直存在,卻沒有被發展程度更高的市場中的大公司們填滿:
“我經常跟別人說,未來 3 - 5 年里,全球互聯網格局會變成這樣三塊:美國互聯網、中國互聯網、其他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開始逐漸變得強勢了。而在我看來,那一大片低于中國市場水平的海外市場,只有中國公司能服務好。為什么美國人做不了?美國的文化太強勢了,孤立主義和自我欣賞,喜歡在全世界推行自己的東西,不愿意為水平較低的市場做本地化。中國人不一樣, 中國人很擅長和愿意做微創新和本地化。”
“做海外,很多人以為只要簡單地把應用里的文字翻譯成當地語言就可以了,其實你需要非常了解每個地方的人分別有些什么需求,然后做大量的本地化優化”,說起海外市場情況時,李濤的一言一詞都非常自信,“哪怕就算只是翻譯,可能很多團隊也做不好。因為就英語這一種這么大眾的語言,都在全球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俚語用法,光翻譯是不行,你需要沉到各個市場里摸清楚用戶的需求。”
文化適應性和心理調適——中國團隊做海外必須克服的因素
李濤對海外的把握來自他在 360 最后一年負責海外業務的經歷。他說,為了考察海外市場情況,他曾在 1 年之內走遍了全球幾十個國家,當中囊括了許多歐美發達國家,以及他視之甚重的亞非拉市場。“在巴西街上直接被搶劫、在印度用臟水洗澡結果把眼睛弄感染了,這些我都親身經歷過”,他把中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普遍沒有在海外獲得成功的原因歸結為“文化適應性”和心理調試的問題,“國內許多大公司的高層們文化適應性很差。加之他們不愿意去海外真正地沉下去感受市場,派出去的也都是無法做決策的基層員工,導致這些公司的文化適應性很差。所以你會看到,最早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中國公司都是一些在國內做得不怎么大的公司,甚至在國內無法生存被迫著走出去的公司,這些小公司的決策者們對海外市場的心理調適做得很好。而我們,由于在 360 做海外的經歷,我已經提前把心理調適完成了,這是我們目前做海外最大的優勢之一。”
“當然,那批在海外有點成績的小公司們也有缺點。他們是為了掙錢、生存才選擇了海外,注重盈利,這導致他們的格局觀不夠。”言下之意,李濤對 APUS 的格局觀還是很自信的。
用極簡的思路,幫用戶整理雜亂的安卓桌面
先是確定做移動互聯網,然后選擇了海外市場,那為什么從桌面產品入手?
李濤認為,桌面是用戶和手機進行交互的最重要界面,也是用戶接觸得最多的界面。安卓的開放性令其迅速占領智能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體驗上的不足:整體性差、生態混亂。與 iOS 不同,安卓既有桌面又有菜單的“兩張臉”并存的設計,也加大了用戶理解手機、使用手機的成本。因而,一款能幫助用戶整理桌面、提升操作效率的桌面應用對于安卓用戶而言,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當然,高端機型或精品廠商的機型可能自帶優化程度較好的訂制安卓系統。
既然要做桌面,APUS 要如何體現其與其他桌面應用的差異性?李濤認為,市面上其他桌面應用與 APUS 的思路完全不同。
Apus 原意為“雨燕”,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之一,飛行技術卻非常高超。這也是為什么李濤團隊以 APUS Launcher 命名產品 —— 這款產品最強調的三個特性便是小、快、簡單。
整個應用的確很小,只有 1 點多兆(同樣面向海外市場的 Solo 桌面體積為 5 點多兆,Go 桌面則有十幾兆)。體驗過程中,APUS 的響應速度也的確較其它產品稍快一些。而“簡單”則體現在功能和設計上:除了解決用戶使用桌面時的幾個基礎需求之外,APUS 在功能上相當克制,不會給使用者很大負擔的感覺;設計風格上追隨的也是極簡思路。李濤認為其他桌面應用可能并沒有抓準用戶真正的需求,“很多面向海外市場的桌面應用都做得很華麗,做美化,做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其實用戶需求不一定在這。低端手機的配置本來就低,如果還把桌面做得很大、很占運行內存,那就本末倒置了;另一邊,高端用戶們其實也不追求“華麗”,他們更加注重產品簡潔度。桌面類工具應該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手機,不要打擾用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