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審時度勢,保持清醒頭腦,堅持走科學發展觀的路子,不求速度求穩定,不求數量求質量,不求規模求生存。”這是山東泰山鋼鐵集團董事長、總裁王永勝對行業發展的認識。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四屆八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勞模表彰大會上,王永勝被授予“全國鋼鐵工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在他的領導下,自2007年起,泰山鋼鐵先后投資建成了冷軋薄板生產線、不銹鋼煉鋼和熱軋以及熱退火酸洗生產線,完成了煉鐵升級改造以及焦化提升項目。泰山鋼鐵的產品實現了由普材到特鋼、普碳到不銹的跨越。
重視質量管理
管理是泰山鋼鐵發展的永恒主題之一。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泰山鋼鐵形成了“大集團模式、小核算體系、多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的商業模式。在基礎管理中,王永勝提出從車間到班組,以增強責任心為突破點,將職工素質和素養的提升作為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指標管控上,對標挖潛,提質增效。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靠的是質量競爭能力。泰山鋼鐵不僅要有過硬的產品,更要有過硬的服務。”這是王永勝在開會時經常說的一句話。
在王永勝的管理理念里,一直把質量和服務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在他的指導下,泰鋼先后出臺了《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辦法》《產品質量缺陷責任界定管理規定》《產品質量過程監控體系》等一系列的質量管理規定,從制度上確保了質量管理的健康運行。通過強化責任意識,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控,優化工藝流程,嚴格標準化操作,完善實物質量管控體系,泰鋼實現全面質量管理的標準化,質量指標實現了穩步提升。今年7月份,泰山鋼鐵綜合質量指標比1月份提高了6.25%。其中,煉鐵、煉鋼質量指標完成率達到100%,不銹鋼軋鋼質量指標提高了7.69%。
走高精尖路線
“發展鋼鐵產業必須樹立全球化發展理念,統籌設計和做好‘引進來’與‘走出去’。今后,要采取更大力度‘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對外資源和技術合作,提升泰山鋼鐵的競爭力。”這是王永勝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
在王永勝的主導下,泰山鋼鐵引進了烏克蘭的先進GOR不銹鋼冶煉技術,并與烏克蘭國立鈦科研設計院共同研究開發世界第一條集群式精煉不銹鋼生產線,整條生產線集成了當時世界不銹鋼冶煉的最新技術,具有“粗料精作、鐵水精制、鋼水精煉、高溫精軋”的特點,全流程集約高效,全線ERP信息化集成控制,代表了當時世界不銹鋼生產技術的一流水平。
2013年,王永勝經研究分析后,決定與德國西馬克和西門子奧鋼聯等企業合作,投資12億元對泰山鋼鐵不銹鋼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軋鋼系統采用了西馬克自動化控制系統,同時引進了加熱爐和卷取機、測寬儀、二次除磷、多功能測試儀等國際先進裝備,實現了我國爐卷生產線“1+1+3”軋制模式的突破,提升了泰山鋼鐵綜合競爭力。目前,泰山鋼鐵可以生產奧氏體、馬氏體、鐵素體、雙向不銹鋼和特種刀具鋼等100多個規格的產品,承擔了國家“高品質特殊鋼技術開發”支撐計劃,S30408和S30409獲得了承壓設備用熱軋不銹鋼帶生產許可。
重視人才培養
王永勝十分注意發動群眾搞“五小發明”,并且每個季度都會評獎。他認為,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善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發揮他們的特長,就能涌現出數不盡的“愛迪生”,企業的發展也就有聲有色。無論生產經營形勢好壞,泰山鋼鐵都堅持“五小發明”競賽和獎勵制度不動搖。自此,泰山鋼鐵平均每年的技術革新項目都達到200余項。而公司也做到有績必獎,有獎必發。
近幾年來,泰山鋼鐵利用博士后工作站的優勢先后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起了技術合作與人才培養關系,并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等單位相繼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升了泰鋼的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泰山鋼鐵已擁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重點攻關項目及科研課題,獲取專利211項,其中有11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涉及不銹鋼、冷軋和新材料等領域,保證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追求綠色發展
“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是鋼鐵企業不可回避的重大考驗,也是理所應當擔負的社會責任。以技術換清潔,以調整得效率。”這是王永勝在企業環保工作中的信念。
作為一家高耗能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泰山鋼鐵把環境保護和“三廢”綜合治理放在與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對一年一年累積的鋼渣,泰山鋼鐵成立了鋼渣加工廠,將廢鋼渣變成可用于工程回填和水泥生產的材料,每年可創造200多萬元的效益。近幾年來,泰山鋼鐵先后投資4.2億元建成34套廢氣治理設施、4套廢水治理設施、3套廢物綜合利用設施;集中研究開發、推廣應用了一大批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和新型工藝,實現了各類環境污染物由末端治理向過程控制的根本轉變,資源綜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從2012年開始,泰山鋼鐵先后拆除了180立方米、320立方米、450立方米等幾座高爐,率先打響了山東省鋼鐵行業調整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的第一槍。隨后,他們建成了高爐TRT發電、干熄焦發電、燒結余熱發電、煉鋼-軋鋼余熱發電和高爐汽輪循環鼓風項目;在用水上遵循分質、分級使用的原則,實現了閉路循環;將富余的高爐煤氣和轉爐煤氣全部回收發電;把先進的OG法除塵、干法除塵及轉爐煤氣回收工藝用于煉鋼,實現了負能煉鋼。
據了解,目前泰山鋼鐵不銹鋼改造環保投入達3.6億元,噸鋼綜合能耗居國內領先水平;不銹鋼鋼渣處理是國內首家引進干式棒磨機處理技術的企業;干熄焦余熱發電采用了新日鐵技術,具有技術裝備領先、工藝布局集約、節能環保顯著、自動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特點;石灰窯采用了意大利佛卡斯雙梁窯的世界領先技術。
“新常態下,泰山鋼鐵要苦練內功、凝聚目標、形成共識,堅定不移地把節能減排低碳發展作為戰略、作為方向,毫不動搖地走好節能減排之路,毫不猶豫地過好環保這一關。”王永勝表示。
來源:中國冶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