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由人民日報社《中國能源報》主辦的中國能源發展論壇暨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董事長、黨委書記,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汪建平當選“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為汪建平頒獎。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此次中國能源發展論壇的舉辦恰逢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轉型期,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專業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作用,為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能源領域的相關領導、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積極建言,也將對推進我國能源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慶文代表“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評選專家團隊和中國能源報社宣讀了汪建平的獲獎理由。李慶文表示,汪建平長期投身于電力事業,在推動科學電力規劃研究,創新電力與能源工程項目管理,促進節能低碳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帶領企業“走出去”,投身電力體制改革,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構建和諧社會等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促進電力和能源產業科學發展的事業中,做出了許多卓有成效、影響深遠的工作,體現出創新進取精神和忠誠報國的企業家情懷,為我國能源事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汪建當選本屆能源年度人物,既是對他個人的表彰,更是對中國能建乃至我國能源建設領域的全體建設者的肯定。
論壇期間,汪建平作了題為“科學謀劃‘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主題演講。他圍繞“電力和能源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科學謀劃‘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三個方面,與嘉賓交流和分享了其對電力與能源發展重大問題的認識與思考。對于如何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他建議以合理需求引導供應,促進電力節能提效;加快電力結構優化調整,實現非化石能源發展和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舉;加快推進電力科技創新,提升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周孝信,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中心主任盧衛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總經理鐘俊等先后作了主旨發言并向汪建平表示祝賀。
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野,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孔德涌,人民日報社企業監管部主任鄭德剛,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王思強、規劃司司長俞燕山、電力司副巡視員郭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孫玉才,華北電力大學黨委書記吳志功、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和長江學者牛東曉以及中核集團、國家電網公司、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三峽集團、神華集團、國開發投資公司、國家核電、中國電建、中廣核集團、中國建設銀行、粵電、浙能、皖能、津能、晉能等企業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中國能源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11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旨在推選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能源事業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代表性人物,表彰我國能源界最具公信力的年度人物,達到“弘揚行業人物精神,樹立能源人物標志”的目的。汪建平是是繼張國寶、劉振亞、曹培璽后獲此殊榮的第四位能源界人士。
背景介紹:
一、中國能源年度人物
“中國能源年度人物”是由《中國能源報》社主辦、在業內具有很高知名度和權威性的公益性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旨在塑造最具公信力的社會品牌,評選出為我國能源事業發展做出杰出成就的人物。并通過表彰先進,激勵能源各領域領軍人物銳意革新、積極進取,為我國能源新局面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前三屆分別由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和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獲此殊榮。
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在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15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施工、修造企業基礎上組建,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能源建設集團。
中國能建注冊資本金260億元,資產總額1875億元,職工16萬余人。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580億元,實現利潤42億元,旗下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分別位居“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第56位、“全球設計公司150強”第43位,雄踞“中國建筑業企業競爭力百強”首位。
中國能建是我國最具實力、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電力和能源規劃咨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制造、投資運營的特大型骨干企業,是我國和世界能源建設的主力軍。完成了我國90%以上的電力規劃科研、咨詢評審、勘測設計、行業標準制定任務;承擔了三峽水電工程65%以上工程量,被譽為“世界水電建設第一品牌”;擁有世界領先的超超臨界百萬千瓦火電建設技術,總承包的銅陵、馬鞍山、合肥電廠蹚出能源建設EPC“中國道路”,設計建設的平圩電廠“三百”火電工程成為“世界之最”;擁有世界領先的核電建設技術,設計建設了從我國首座核電站到全球首個AP1000核電機組工程;設計建設了代表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我國“兩交六直”特高壓和多個智能電網工程,設計建設了世界最大風光儲輸工程和世界首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承包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力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來源:中電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