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兩月后的愛康國賓(NASDAQ:KANG)公布了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013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愛康國賓第四財季凈營收為295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840萬美元增長60.9%;凈虧損為57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710萬美元收窄了20.6%。
2013財年財報顯示,愛康國賓實現凈營收2.023億美元,同比增長51.1%;凈利潤2160萬美元,同比大增78.4%。
愛康國賓的股價也從5月下旬的低點開始一路攀升,6月11日,愛康國賓報收每股17.77美元,當日漲幅3.8%,較當初14美元的發行價增長26.9%。
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近日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愛康國賓還是一支納斯達克新股,我不緊張它一時的漲跌,我更看好它穩健的未來。我相信腳踏實地才是一切的根本,我看好美國的資本市場,相信從遠期看市場會給愛康國賓一個合理的價值體現。”
新考驗
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并不回避之前有個別媒體所稱的愛康國賓自上市以來“表現平平”的評論,反而表現出十足的信心。“上市不是目的,而是一個新的考驗,如果每天看著股價過日子,任憑心情隨著股價的上下而變化,那么我們還是不要上市了。”張黎剛開玩笑說道。
據介紹,以健康體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在第一個自然季度統計的財務數據都不會很漂亮,因為人們都習慣于在年中或者年末進行體檢,這使得體檢行業在每年的1~3月出現銷售淡季。
張黎剛介紹,他們已經在很早前就跟投資人介紹過,不要期待愛康國賓四季度財報有很漂亮的數字。
但是,此次愛康國賓的財報竟也讓他比較滿意,較上年同期60.9%的增長,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710萬美元收窄了20.6%。“這樣的數字還只是今年的開頭”,張黎剛說。
高效率地通過IPO審核階段
“大家都知道,前一階段中概股在美股市場受到打壓,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但是我們還是上了,愛康國賓的表現很穩定,這一點我個人比較滿意。”張黎剛說到,“現在中概股美股都不是特別好,但不能光是看短期。唯品會兩年前上市的時候當天就破發,現在也是80美金,翻了好多倍,我個人還是很看好愛康國賓的股票。”
在張黎剛看來,醫療行業在美國市場的預期是不錯的,屬于高成長型企業,愛康國賓又是醫療領域的上市企業,美國市場投資愛康國賓的大基金也看好這個。
愛康國賓上市以后,美國股市中的科技股遭遇了滑鐵盧,中國許多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股票遭遇重創。對于市場一些消極評論,,張黎剛認為是“國內的媒體有誤解,或者對行業不了解”。
“如果是半年前上的,當天沒有增長到20%到30%,可以說我是表現平平”。張黎剛表示,但愛康國賓在大環境下行的情況下還有些上漲,他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與此同時,美林給出的目標價格是16美金,瑞銀給出的目標價格是18美金多一點,都表現出了一定的認可。”
在選擇上市地點的時候,愛康一開始就沒有選擇在國內A股上市,而是選擇了去美國,“那里更接近國際投資者”。結果愛康國賓順利通過IPO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體檢第一股”,引來同行輿論的一片嘩然。
“美國上市是這樣規定的:達到一定體量的公司要上市,像京東和阿里巴巴等,材料是直接遞交的,不可以預交。”張黎剛表示,“中小規模的公司在美國上市,材料是可以密交的。愛康國賓采取的是密交的方式,一般來回問答好幾次,愛康國賓算是比較少的,大約4次就通過了,接下來一個月就上了”。
愛康國賓從2011年就準備上市,但當時遇到中概股被美國資本市場打壓,就沒有立刻遞交。愛康國賓第一次遞交上市材料是2013年,“我們的架構本身比較完善,從準備開始寫招股書到上市,大約用了半年左右。”張黎剛說。
中投投資的第一家私營健康企業
張黎剛介紹,在上市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快速”的事情,一個是上市材料審核成功的快速,一個是中投(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快速地只用一周的時間決定投資我們。
今年4月,愛康國賓登陸納斯達克的同時,以公開發行價向中投(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Best Investment Corporation進行總計4000萬美元的私募配售,占4.13%的股份。
“過去中投投的都是摩根士丹利、黑石等巨無霸的公司,現在愛康國賓的總資產也就10億美金左右,能夠獲得中投、高盛、美林的青睞,實際上是給愛康一個信心。”張黎剛表示,“愛康國賓是中投投資的第一家私營健康企業。在愛康國賓上市前,中投通過券商來接洽,一個星期就決定投資,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意外驚喜。”
張黎剛認為,體檢醫療領域的發展在中國不可預計,在中國體檢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大的公司,愛康國賓是目前最好的公司之一,每年有40%的增長成績,美國最大的醫院年均增長率大約也就是10%左右,愛康國賓在美國市場可以算是一家高成長率的公司。
目前體檢公司規模排位,各家公司爭先說自己是最大的。對此,張黎剛表示,2013年(自然年)愛康國賓的收入就接近12個億了。而且,這些數據是由國際知名審計公司公布的,如果要比,也應該在有一定可信度的數據基礎上作同等比較。
據統計,2013年財富全球500強的在華企業中有189家是愛康國賓的客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按2013年收入計,愛康國賓在中國民營預防醫療服務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2.3%。
行業人士表示,完全市場化的大型體檢公司國內大約有3家,愛康國賓、慈銘和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主要在大中城市,目前有45個自營體檢中心,北京上海收入相當;而慈銘走的路線也和愛康差不多,不過北京上海的營業收入有較大差距;美年大健康則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愛康國賓的營業收入2011年就超過慈銘了。因為愛康國賓和慈銘都有過IPO,所以只有美年大健康目前沒有可靠的數據來源,無法進行比較。”
張黎剛介紹,愛康國賓這次上市融資70%以上用在體檢上,增速方面,歷史上曾經達到40%的擴張速度,未來也要保證30%以上的增長速度。“我們服務的都是一些全國性的大型企業,他們對保障員工的健康有強烈的需求。”
“未來主要是拓展自營體檢中心,現在主要是在北上廣深、成都、杭州、重慶等幾大城市和發達的省會城市,還包括香港。”張黎剛表示,愛康國賓在大多城市都是盈利的,很多城市第一年不盈利,第二年或第三年也都能達到盈利。 (張力)
來源:經濟觀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