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千團大戰”后,近期各團購網站又狼煙四起,如滿座網對接蘇寧本地生活服務,大眾點評獲騰訊4億美金的入資,美團獲3億美元的融資,窩窩團獲5000萬美元融資。這都是在為戰爭準備“糧草”,并隨著BAT等巨頭的加入,團購也面臨著再一次的洗牌。
在這種新的大環境下,國內首家團購網站滿座網又該何去何從?對此,記者對滿座CEO馮曉海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相關內容:
記者:您當時是怎么考慮進入團購這一模式創業的?
馮曉海:在創建滿座網之前,我是國內著名汽車網站——愛卡汽車網的創始人之一,而愛卡汽車網起家的即是汽車服務的團購。
2008年初離開愛卡后,我一直關注消費領域,每天都關注國外的報道,中英文的都看,每當國外有新的創業項目出來后,我都會去評估。2009年中的時候,我看到了美國的Groupon報道,我認為這種模式在中國完全可行,而且解決了之前做愛卡時候團購的一些困惑,是一種成熟的模式。感覺真的是很好的創意,就找了幾個朋友一起來做。并在2010年1月正式上線,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家正式上線的團購網站。
記者:您對最近大眾點評收購餓了么和大嘴巴有什么樣的看法?
馮曉海:當一個企業切入一個行業的時候,收購和入股是最容易、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用最專業的人做最專業的事情。但如何整合需要有技巧。是否使用原來的團隊,是否給予團隊足夠的信任和放權以及公司的整體戰略等,這些都是需要進行考量的。總之而言,只有形成統一戰略并堅定執行這樣才是好的。
記者:由于現在團購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目前滿座在團購領域中的核心優勢或特色主要在哪些方面?
馮曉海:滿座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投身于團購事業的公司,也可以說是團購行業最開始的領導者。在經歷了之前慘烈的千團大戰之后,我們現今依然繼續著我們的事業。我想我們團隊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團隊,在市場上的執行力和堅持力是我們團隊的優勢。
第二,在團購行業摸爬滾打了將近五年時間,我們對O2O市場上商家和消費者的需求有著深刻的了解。這是我們來之不易的經驗。
第三,就是滿座進入蘇寧體系后的資源。無論是資金上的資源還是在一些線下的資源。比如蘇寧遍布全國的1600多家門店,超過18萬的員工,以及蘇寧旗下的紅孩子、PPTV等。另外還有蘇寧在零售體系的資源,包括百貨、商超、物業、房地產、金融及蘇寧的虛擬云商等,這些對我們之后O2O工作的開展是很好的支持。
這三點,我想是我們有別于其他O2O“友商”不一樣的地方。如何把這些資源調動起來,把我們想做的事情做起來,這是我們現在和今后面臨的挑戰。
對蘇寧來說,滿座網的定位與蘇寧云商的戰略目標高度一致。蘇寧甚至將本地生活服務項目劃歸滿座來做,可見其發展后勁。
記者:滿座目前的用戶數、合作商戶數、覆蓋的城市等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或格局?
馮曉海:滿座網現有的商戶規模超過了3萬戶,這些都是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經過近五年的時間沉淀積累出來的優質、誠信商家。
我們現在有超過2000萬的忠實用戶,在與蘇寧對接之后,蘇寧的1億多會員也將會轉化為我們的用戶,他們的消費能力更為強勁。同時,紅孩子、PPTV的用戶資源我們現在也在逐步整合,構建渠道。我們相信,在我們與蘇寧集團整合完畢之后,我們的用戶規模將超越所有現在的團購企業,并會迸發出巨大的消費需求。
記者: O2O被看作是下一個萬億市場,滿座有沒有考慮在現有的團購基礎上進軍O2O?
馮曉海:我一直認為,O2O是以團購為開始,但O2O不以團購為結束。它肯定不斷的以其他形式去衍生和擴大。從這個層面來講,大家對O2O和團購的關系會越來越清晰,對于O2O在后續整個互聯網市場的增長,大家會看到下一個萬億市場的成長過程。
記者:您對整個團購行業趨勢是怎么樣看的?
馮曉海: 團購這種模式是Groupon在2008年推出的一種網上購物形式,這種模式迅速在2009年引入到國內,2010年是中國團購的元年,一下子起來了幾百家團購企業。
整體來說,因為幾百上千家團購企業在行業上的宣傳和教育,讓本地生活如何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去營銷,去做O2O的整合,起到了很好的培訓作用。我們后來和行業內的高管一起聊的時候,他們說“我們整個O2O的產業要感謝你們團購,就是因為你們幾千家團購企業在耕耘,并且有風險投資去砸錢做宣傳,讓我們整個市場都被大家所熟知。”所以說,團購對于O2O來說,它是一塊敲門磚,或者說是一把尖刀,插入了O2O行業體系里面,讓大家看到團購的力量。
但回過頭來,我們看到團購有它本身的缺陷。它只是做到了營銷層面上快速的把用戶和商家進行直接對接,但對于產業深層次的整合,包括系統化的集成,是比較欠缺的。所以現在大家也提到團購行業要深入到垂直化領域中去。
我們看到O2O垂直化最典型的比如電影院,比如餐飲。通過團購的宣傳,讓手機買電影票、選座、訂餐成為了人們消費習慣的一種常態,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所以說,垂直領域的精耕細作,是未來團購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然,大而全的團購平臺也是市場所需要的。比如BAT幾家互聯網企業,比如蘇寧都在做平臺化的運作。個人覺得,未來團購會作為電子商務的“標配”,暨以后但凡電子商務,都有團購的形式存在。
現在很多人對團購基本停留在字面上的解讀。但團購細分來看,分為虛擬的本地生活的團購和實物類的產品團購。比如唯品會和剛上市的聚美優品就是一種變相的實物類團購。虛擬的本地生活團購現在還沒有上市的企業。因為涉及的面更為廣闊、交易轉化難度更高,所以需要更多的企業去做探索。我想在以后整個O2O行業會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面。
結語:
團購行業依然很熱,也獲得了各方資本的青睞。但今年的團購和以往不同,面臨著戰略轉型,一種是深耕垂直領域;另一種是大而全的平臺化發展。
來源:泡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