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慶后:不屑于上市騙錢 銀行追著我想貸款給我


    時間:2014-05-14





      娃哈哈的北京辦事處在京西的一個普通小區里。據說這片地方在清朝是官家的菜地。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指點我敲響了那扇門。她大概不會想到,她的隔壁,十來位娃哈哈華北區省級經理們正在緊張地開著月度銷售例會。煙霧繚繞中,坐著曾經是中國內地首富的宗慶后。

      宗慶后搭前天晚上的航班從杭州飛到北京。早上8點,例會準時開始。宗慶后早已習慣了這種忙碌的生活。一年里,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全國各地的銷售一線奔波。平時不出差的時候,他每天早上6點鐘離家,晚上11點回家。"事情比較多,做慣了以后感覺每天就是干活了。"宗慶后說。今年他68歲。

      這是我第二次采訪宗慶后,和十年前我在上海第一次采訪他相比,今天的宗慶后顯然算不上精神矍鑠。畢竟,那個時候娃哈哈的營業額剛剛突破100億元,而今天,他率領的是一個營業額近700億元的飲料帝國。但是,和他的年齡相比,眼前的宗慶后又顯得思維敏捷、精力充沛。下午,宗慶后還要去參加啟力和曼聯的一個活動。娃哈哈是曼聯在中國的首個商業合作伙伴。

      還有一個月就到中秋和國慶了。一般來說,碳酸飲料、乳飲料和果汁飲料在節日里都會有可觀的銷量,備貨和鋪貨環節都是宗慶后關心的。例會上,讓他覺得麻煩的事情也不少。有一款假冒娃哈哈"營養快線"的乳飲料,名字叫"營養怏線"。"一下子看不出來,包裝上一模一樣。對我們影響大一點。"宗慶后不滿地說。8月初的恒天然事件也波及到了娃哈哈。"實際上我們產品沒有問題,但是這么一弄,對我們還是有點影響。"再加上有的地方拉閘限電,影響了工廠的運轉。說起今年的營業額,宗慶后搖搖頭,"和去年持平,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去年,娃哈哈的營業額為636億元,比前一年的678億元略有下降。

      宗慶后并不認為娃哈哈業績的停滯是中國經濟疲軟的一個縮影。相反,他認為"飲料行業的增長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瓶裝水。去年,瓶裝水的銷量已經占飲料行業的43%,今年預計這個比例還會增長,而娃哈哈卻面臨著產能不足的困境。"今年才開始投資新的水線,明年才會投產。"1995年,娃哈哈推出了中國第一瓶純凈水。按照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的統計,娃哈哈瓶裝水多年來一直占據市場第一的位置。

      之所以會出現今天瓶裝水供不應求的局面,宗慶后分析說,前幾年的惡性競爭導致整個瓶裝水行業幾乎虧本,"整個行業都沒錢賺,"這兩年,價格慢慢回歸到合理的價位上,"水的量也上來了",遺憾的是娃哈哈"因為產能不夠,今天失去一些機會。"

      26年前,42歲的宗慶后踩著三輪車上街賣棒冰、汽水和校簿開始創業。創業第三年,宗慶后領著一家校辦工廠生產營養液。當時中國有幾千家做營養液的,但是沒有一家專門做兒童保健品市場。為了避開激烈的競爭,宗慶后給自己的產品取了"娃哈哈"這個名字。這個兒童色彩濃厚的名字幫助宗慶后成功占領了兒童飲料市場,但是在很多營銷專家眼中,這三個字也一直困擾著飲料帝國的品牌定位。"我們的品牌一直在延伸,現在消費者也不會認為娃哈哈是兒童品牌。"宗慶后反駁了這種說法。他認為"娃哈哈"三個字已經成為一個"擔保品牌"。

      對于80后來說,酸酸甜甜的娃哈哈AD鈣奶廣告成為他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這也是宗慶后得意的經典廣告案例。"你摸準消費者需求,適應消費者需求,才會打得響。"宗慶后說。讓宗慶后覺得最滿意的并不是哪一款產品打響了,而是"這些產品都打響了,而且生命線比較長。"以娃哈哈AD鈣奶為例,從產品面世到今天,20多年過去了這款產品還在賣。"已經有一代人喝過了。"宗慶后說:"現在他們都變成年輕的爸爸媽媽,也在給小孩子買。"

      不僅僅是兒童保健飲品,娃哈哈的八寶粥也是如此。1992年,通過兼并杭州罐頭廠投產八寶粥之后,多年來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有的東西你要堅持做。同時你要保證質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困擾宗慶后的難題不是競爭的殘酷,而是自己的十幾款產品在銷售上具有明顯的淡旺季。怎么樣讓工廠保持均衡生產?怎樣讓企業保證穩定的現金流?這些問題讓宗慶后苦苦思索。

      他試圖按照快消業擴張的思路從飲料業進入日化行業,他還試圖按照娃哈哈針對兒童市場的定位延伸到童裝市場。但是現在來看,這些都是短暫的嘗試。2004年,宗慶后還動了進入海外油氣田項目的念頭,親自赴印尼考察。他下礦井,跑礦山,最終還是選擇放棄。現在想起來,"比較幸運,當時判斷還比較準確。"宗慶后說。

      在產品開發上,娃哈哈過去一直采取跟隨戰略,比如,"非常快樂"跟隨兩樂,"激活"跟隨"脈動"。這種戰略雖然成功,但是外界開始質疑娃哈哈的創新能力。一番摸索之后,2005年,"營養快線"一上市就迅速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飲料單品之一。去年,僅這一款產品的銷售額就突破200億元,占到娃哈哈營業額的近三分之一,相當于全中國13億人每人喝了4瓶。

      "他們說我拍拍腦袋,實際上也不是啦。"宗慶后又點著了一根煙,慢悠悠地說:"因為我經常跑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分析人家的產品為什么賣得好,為什么賣得不好。""營養快線"熱賣之后,競爭對手也打算推出類似的產品,用一瓶水滿足年輕人的早餐,但都失敗了。"最開始是跟隨戰略,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實力。"宗慶后說:"現在是自主創新,你看是我們在引導消費者,引導行業的發展。"娃哈哈的產品種類有50種,員工人數接近3萬人。

      "我們有一大幫子人天天在研究產品。"宗慶后說。娃哈哈的研究院有300多人。研究院下面還有生物工程、飲料、設備、包裝和機電研究所。"錢不成問題,要什么就給什么。"宗慶后不無得意地說:"我們現在小白鼠實驗也開始做了。"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人群口感千差萬別,但是相對而言,中國人的口感差不太多。"黃種人的口感都差不多,白種人就不太一樣。"白種人喝很酸的東西都沒問題,所以在美國等國家,100%果汁飲料賣得比較好。但是這種飲料中國人喝就會感覺偏酸。

      在宗慶后看來,中國人對全世界飲料品類的豐富做出不小的貢獻。過去,全世界的飲料品種僅有三種口味:可樂、檸檬和橙汁。"很單調,而且口感也不如中國的。"宗慶后說:"現在國外品種也多起來了,但是他們的舌頭沒有中國人的靈。"

      在過去的25年中,娃哈哈的凈利潤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這樣的成績在快消業可以算得上翹楚了。賣價并不比競爭對手高,購進的設備和生產線全部是最昂貴的,為什么娃哈哈會有這么高的利潤呢?"2萬瓶的線和5.4萬瓶的線肯定后者效率高。"宗慶后說:"投資成本看著高一點,但效率高,成本很快就賺回來了。"

      宗慶后的一個秘密武器是,他把制蓋、制瓶、灌裝和封裝等幾臺機器全部整合在一起,封閉在潔凈的環境里。"我這一臺機器只要一個人管,而別人是幾臺機器要幾個人管。"這樣做不僅降低成本,食品安全也有了保障。娃哈哈在全國的160多家工廠都是如法炮制。"設備好壞決定你的產品質量,決定你的效率和成本。"去年,娃哈哈的銷量超過1,200萬噸。

      每一款新產品上市,娃哈哈都會投入巨額廣告費,用視覺轟炸的方式震撼消費者的神經。"你看我廣告投放這么大,實際上只占我營業額3%左右。"宗慶后輕松地說。

      快消業利潤很薄,一定要有量才能取勝。"沒有量的話哪里來的利潤?沒有量你的成本也高。"娃哈哈在全國各地建廠,選址的時候"都是就近",這樣一來,運輸成本也低了不少。

      娃哈哈在全國有8,000多家經銷商,強大的分銷網絡足以令競爭對手膽寒,它可在一周之內將新品鋪向全國300多萬個零售終端。"做生意一定要雙贏,你要讓人家有錢賺人家才會給你做。"宗慶后說。他給每家經銷商都配備一名客戶經理。"你說到哪里要做到哪里,有問題的時候你要幫他去解決。這樣他才覺得和你做生意放心。"過去,娃哈哈的經銷體系是四級代理,現在成本提高了,價差不夠分配,便壓縮成三級代理制。

      "飲料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保健。"宗慶后說:"現在不像以前營養缺乏,現在是營養過剩。我們希望把我們產品做的既能解渴又能保健。"娃哈哈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正在研究把小米、黑米發酵之后做成飲料。這是宗慶后到訪臺灣之后的想法。臺灣人把小米和黑米發酵做成米酒,宗慶后品嘗之后,覺得口感也很好,便向主人討了一些菌種。"我是不賣酒的,但是可以把酒精去掉。"

      把食物發酵之后做成飲料,娃哈哈的第一款產品是去年推出來的用麥芽發酵做成的飲料"格瓦斯"。宗慶后第一次知道格瓦斯這種俄羅斯飲料,是他剛開始賣棒冰的時候。"工商局罰沒的產品,拿過來我去給他們賣。"宗慶后說:"不好賣,口感也不怎么樣。但是我覺得他的概念還是比較好的。"

      娃哈哈正在等待審批的一款茶飲料,原料用的是藤茶。藤茶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功效。"它的口感不太好,你要給它調好。"宗慶后說:"老祖宗給我們留下很多好東西,比如中醫的食療。"

      雖然每款產品有自己的淡旺季,但是現在豐富的產品線讓娃哈哈的銷售淡旺季變得不太明顯。天冷的時候,瓶裝水的銷量會低一點,但是乳飲料的銷量就會大一點。天熱的時候,喝乳飲料可能會覺得膩,但是果汁飲料的銷量就會高一點。"天冷的時候稍微要淡一點,但是不會像以前淡得那么明顯。"每年11月份,娃哈哈開始進行設備檢修,之后就要忙著為春節備貨了。

      按照宗家的族譜,宗慶后是中國南宋抗金名臣宗澤的第36代孫。當年正是宗澤慧眼識珠,起用了自己的年輕門生岳飛,才有了后來的"岳家軍"和"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說到此處,宗慶后彈了彈煙灰,笑呵呵地說:"所以我比較有民族精神。"

      宗慶后訪談錄

      宗慶后對零售業的風氣極為不滿,即便困難重重也不能阻擋他進軍商業地產的決心

      問:您在公開場合表示娃哈哈的商業地產業務可能會上市,這是一個成熟的想法嗎?

      答:我最終還是要控制零售業,而且我想改變零售業的一些做法。如果我做零售業,我會按時結帳,而不是像現在這樣3個月、6個月才結帳。第二個,也不會亂收費。我希望工廠直接來開店,縮短通路,我把這個(模式)做起來,批發業可以降低價格、消費者能拿到實惠的產品、同時我們制造商也可以有利潤。

      我認為現在零售業的風氣被帶壞了。實際上中國人最會做生意,而且過去中國的商業銷售網絡是最齊全的:國家一級站,二級站,三級縣公司,四級批發,每個行業都有很完整的銷售網絡。無非它是國有的,積極性不高,后來被批發市場沖擊掉了。

      問:娃哈哈精品商城一波三折,業界質疑的聲音不少,您的決心是不是受到影響?

      答:我認為我的思路比較正確,這個模式也是比較正確的,我要進軍零售業也要創新。零售業不是剛開始有的,而是很發達,大城市甚至已經過剩。所以你要創新才有出路。目前運營團隊還需要一點時間,招來的人還是老的思路,去孕育新的思路也需要一段時間。但是我會堅定不移地做下去。方向對的時候你就應該堅持做下去。

      萬事開頭難。我做商業地產的條件應該比我當時賣棒冰要好多了。

      問:對投資人來說,娃哈哈的飲料業務是最誘人的。如果只是讓他們跟您分擔商業地產業務的風險,他們會不會不情愿?

      答:也不是說馬上好做的,至少要三年的業績。為什么要去上市呢?因為建商場投資大、回收慢。但是我認為零售業的發展前途還是好的,而且我建Shopping Mall對我飲料業的發展有好處。

      沒有風險了我才會上市,我要上市也會對股東有回報,不是光騙錢。說實話我也不屑于騙錢,因為我到現在也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銀行追著我想貸款給我。

      問:十年前,您說過娃哈哈有三大危機,現在您覺得娃哈哈的危機是什么?

      答:危機感是每天都要有才會沒有危機,沒有危機感危機就來了。要稍微看的遠一點。你要了解發展的趨勢,早一點動手,但是也不能領先太多,太快了消費者還不接受,領先個半步就可以了。

      最大的危機還是來自人才,缺少創新的人才。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這個問題。我對人的要求就是勤奮一點、道德好一點,人稍微聰明一點。

      問:請說說您現在的管理方式?比如,現在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找您簽字的?

      答:我們現在也在分級授權。規模大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我自己去做。現在效率應該是沒有以前高了。(規模)小的時候,說干就干,帶著他們一起干,現在要一層一層落實下去。現在很多事情不需要我簽字。

      問:有什么需要您批的?

      答:投資必須要我批,買設備必須要我批,原材料招標完成以后讓我批。這種模式不會出大的漏洞,效率相對高一點,但是我要累一點。

      問:您怎么評價中國的職業經理人?

      答:中國職業經理人這個群體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管理能力都沒有形成。我們也用過(職業經理人),但后來他們感覺不適應,我也感覺不適應。我想我們跟他們不太一樣。我們是從小做起來的,什么事情都自己做過,比較內行。他們是學校出來,也沒有經過太多的實踐,年輕人比較浮躁。

      問: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家熱衷于海外并購,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您有沒有海外收購的打算?

      答:海外收購還不是時候,那些海外收購的虧本的居多。第一,國家沒有強大到人家認可你。人家認為你是暴發戶,從骨子里還是看不起你。第二,你去收購人家,他也不信任你,你收購那些大企業都是送錢給人家的。我們想收購是想把它們的技術拿過來。所以我想收購的是有技術有產品的小廠。大廠經營不善,別人搞不好你能搞得好?我想還沒有那個本事。

      問:您平常會看管理方面的書嗎?

      答:我不去看那些管理理論的書,因為那些管理理念都是美國的。人家理論也是有道理的,但畢竟國情不一樣,文化不一樣,發展的階段不一樣。照搬硬抄肯定也不成功。有的書是一句話寫成一本書,看完之后也不知道在說什么。

      你要從人性方面去考慮怎么管人。中國人是最難管,因為中國人聰明,而且中國人都想當皇帝,都想當老板。我一個是嚴格管理,我要他們怕我但不恨我;第二你也要考慮他(的利益)。我們現在是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相結合。

      我看書特別快,一邊看東西,一邊批東西,一邊可以談話。我看歷史的書比較多。歷史書實際上就是怎么去管理,怎么去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我是社會最底層上來的,知道窮人是什么滋味。

    來源: 財富中文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