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與B2C不一樣,B2B企業一定要熬得了寂寞,練得了內功,一定要做慢公司,浮燥是做不了B2B的。”在前不久舉行的慧聰網20周年慶典上,CEO郭江表示。
資料顯示,慧聰網誕生于1992年10月18日的中關村,到2012年正好20周年,是中國最早的企業商情信息服務公司,創始人郭凡生也被稱為“中國分類廣告之父”。2003年12月,慧聰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最早上市的B2B企業。2008年,現任CEO郭江接任,在他的領導下,慧聰已擁有1600萬注冊企業會員,10萬名付費企業會員,行業頻道達到了40多個,員工總數超過3400人,一躍成為內貿B2B排名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
“慧聰網注冊用戶超千萬,付費的忠誠客戶超過10萬,做到這個級別,沒有20年的積累是很難實現的。”郭江表示。
對慧聰來說,提注冊千萬收費十萬,與現在諸多大型B2C企業動不動就提數千萬甚至上億客戶相比,是不是顯得太少?郭江笑言:“百度的付費客戶只有三十多萬,阿里巴巴的付費客戶也只有六七十萬,你能說百度和阿里不是大企業嗎?”
郭江認為,B2B與B2C在客戶群體上有極大差別,B2B客戶多是企業,是“有限客戶”,而B2C則是大眾,是“海量客戶”。企業對服務平臺的選擇比C類客戶要謹慎、現實得多,所以B2B平臺要想粘住客戶,必須花大力氣去研究企業需求,創新對企業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上也比B2C持更高的標準,“這也是B2B必須做慢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10萬付費用戶是B2B平臺的一個門檻,非常高的門檻,阿里用了足足6年時間才得以實現,慧聰網也用了6年。如果一個B2C企業用6年才到10萬級別,恐怕早就死了。”
在郭江看來,B2B做慢功不僅僅表現在客戶積累上,還在于資深員工的積累、銷售模式的確立等方面。“慧聰20年,有一大批超過10年的鉆石老員工,他們對慧聰企業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銷售模式上也是,慧聰的銷售模式很有特點,慧聰也被稱為‘電子商務的黃埔軍校’,同行業很多企業都派員工專程來學習,我們為中國電子商務培養輸出了大量人才。銷售上我們積攢了豐富的經驗,這也是通過多少年的摸索才實現的,也是慢功的結果。”
在談及當前B2C盛行的價格戰、口水戰以及“唯快不破”的理論時,郭江表示:“B2C追求速度,喜歡先開槍后瞄準。而B2B追求的是積淀,是客戶積累,服務能力與品質積累,員工積累,經驗積累,一定要先瞄準后開搶。和B2C相比,B2B必須是厚積薄發,必須做實力派。”
就像那句“放慢腳步,讓靈魂跟上”所說的一樣,郭江認為已經20年的慧聰網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沒有必要把公司快速的推到30年去。“相較來說,我更在乎客戶的續簽率,續簽率提高意味著客戶的認可度提高,而客戶的認可度比我們自己的發展速度將更加重要。”
慧聰20周年慶典儀式上,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說了一句話:“B2B要做最好的自己”,郭江非常欣賞這句話,“如果說B2C需要的是掌聲和燈光,那B2B更在意的就是在寂寞中不斷前行。”
來源: 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