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三條主線將會影響房地產市場,2014年至少有三條主線將會影響房地產市場。
其一是GDP和房地產市場關系
如果宏觀經濟轉好,地產通常會受到打壓,一旦GDP增速有所下降,地產將會被視為重要推動力。預計今年的宏觀經濟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
第二條主線是供給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1月2日發布“2013年中國300城市土地市場交易情報”顯示,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3130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50%。共成交土地37208宗,成交面積14356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0%。由此可見,土地供應量增加的趨勢會持續,一方面,通常土地兩三年后才能上市形成供應,市場調整通常以三年為一個周期。而在政府壟斷供給局面下,也難以形成更大規模的供應。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仍舊十分旺盛。
第三條主線是改革
越市場化,對企業越有利。市場化方向明確以后,證監會會逐步放開房企融資審批,審批速度也將會加快。而2014年將誕生新的一批銷售額千億企業,20個以上500億企業,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從上海樓市的整體走勢看,2014年房價將依舊持上漲趨勢。尤其是房價預期上漲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二手房市場,多數房東并未因為目前的觀望氛圍而對后市抱消極心理,相反由于持有成本有限,房東的掛牌價格依舊較為堅挺。
漢宇地產市場部分析師朱春峰認為,目前的樓市遇冷只是短暫的,而隨著“滬七條”等政策效應的消化,買家觀望的情緒也會隨之減弱。
目前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存量約970萬平方米,其中公寓住宅存量僅約640萬平方米,以單月100萬平方米的銷售量,只能維持6個月,供需矛盾依舊嚴重存在。2014年樓市調控整體大環境會相對較為溫和,同時隨著信貸自身的“松動”,在季節性利空效應的消失等條件下,市場的需求量在進入2014年第二季度便會陸續釋放。
剛需購房和改善型購房還是市場購房主力。朱春峰分析,2014年剛需和改善型戶型的份額行情變化會延續2013年的走勢。根據漢宇地產市場部對全市戶型份額監測的數據顯示,2013年新建商品住宅中90-120平方米戶型的份額最高,達到30%,而在二手房方面,50-70平方米的戶型份額最高,達到了24.1%。
但從2013年全年的戶型成交走勢看,雖然小戶型依舊是市場成交的主力,但是其份額卻相應有所下滑,幅度基本在1%-3%。與之相反的是由于市場回暖,改善型置業需求激增,其份額也相應有所提升,其中2013年二手房90-200平方米戶型份額上漲1.6%。
從戶型和價位配比情況看,城區外如松江新城、嘉定新城、浦東周康等熱門板塊的戶型依舊為以90-12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為主,其單價在1.8萬-2萬元/平方米,城區內徐匯中心、陸家嘴的區域中次新房的戶型面積則以120-150平方米為主,其單價在3萬-5萬元/平方米。而老公房的戶型面積則以50-70平方米為主,其單價在2萬-4萬元/平方米。
剛需置業在戶型選擇方面,通常以城區外90-10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和城區內50-70平方米的老公房為主,總價基本控制在150萬-200萬元。而對于改善置業者,通常會選擇城區外 90-150平方米的中大戶型和城區內 90-120平方米的次新房,總價則控制在300萬-500萬元之間。從熱點板塊看,松江新城、浦東金橋、周康、徐匯中心等板塊是剛需和改善置業者較為青睞之地。
隨著改善置業者的增多,今年總價150萬-300萬元的房子將唱主角。相關數據監測顯示,2013年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總價段份額中,主力價位段為100萬-400萬元,其市場份額占到72%。
而在二手房方面,盡管150萬元以下的市場份額以網簽成交總價為統計依據,低于市場實際份額依舊維持在6成,但同比卻下滑了10個百分點,相應的150萬-500萬元的改善置業份額則突破升至35%。目前上海樓市的供需矛盾依舊較為嚴重,2014年房價上漲的主旋律并不會有太大變化,只是在上漲幅度上會有一定的控制。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