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對平安估值應加入互聯網元素


    作者:陳智    時間:2014-04-02





      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正越來越像家互聯網公司?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于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稱,該集團在互聯網方面的戰略,之前在各個場合均有比較詳細的闡述,聯系到中國平安A股和H股的嚴重倒掛現象,他認為“平安目前的估值體系里,應該要加入互聯網因素。這并不是說,平安集團的互聯網業務目前的盈利水平怎樣,而是要看到其成長性和顛覆性”。

      第一財經日報:平安集團的業務種類越來越多,之前僅是保險,后又增加了銀行和資管,現在又加大了對互聯網的投入。外界已對如何給平安集團進行合理估值產生了分歧。

      任匯川:我們剛剛發布了去年的業績報告,全集團凈利潤達360.14億元,同比增長34.6%,但股價和估值都沒能體現出我們良好的業績增長。可以說,市場低估了平安的投資價值。未來可以把陸金所納入到估值的考慮體系中來。

      在10年前,我們就已經確定要打造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的目標。現在集團總資產中非保險業務占比已經超過保險業務,利潤貢獻也是四六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功的綜合金融集團都不是說把幾種業務簡單拼在一起就可以實現的,一定是先有一個主業,或者一個龐大的客戶群基礎。在有了一個品牌之后,再整合其他業務。在過去,我們是這么做的,未來我們也會堅持這一點。互聯網金融或金融互聯網,都只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和工具。

      在借助互聯網之后,我們就不需要再用那些傳統的方式去搶奪原有“蛋糕”的份額。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更加改善過去傳統金融的模式,提高市場覆蓋和客戶群覆蓋的速度。

      平安現在的模型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將平安自有的產品賣給客戶,而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技術,變成一個開放式的平臺。陸金所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有可能囊括各種類別、各種額度的理財產品,既能夠通過手機實現,背后又有平安集團的背書支持。

      日報: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平安集團目前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七八家股東已將所持有的股份做了質押,也有部分股東在過去一年中做了比較大規模的減持。這樣是否會對其他投資者的信心造成一個打壓?

      任匯川:每個股東有不同的決策依據和自身的發展階段,他們會從自身實際出發,來考慮各自的融資和財務安排。作為我們來說,不能逐個評判他們的行為。但是應該講,平安從成立到2004年H股上市、2007年A股上市,再到現在,除了這兩年A股大環境不好外,絕大部分股東都是賺到錢的,有些甚至收益頗豐。

      以前常說一句話是“東家是長久的,管理層是輪著換的”,但是現在平安的規模已經比較大了,已經成為一個公眾平臺,所以制定戰略的時候,需要更長期一點。事實上,我們在看到有部分股東減持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有很多股東在增持,包括了國內的公募基金,以及相當多的海外基金。比如,在去年底淡馬錫增持平安之后,3月14日,摩根大通在場內增持中國平安H股約320.34萬股,涉及資金約1.92億港元。

      日報:去年以來,國內屢次爆出一些產品可能無法兌付的情況。平安是否有對自己發行或者銷售的產品進行梳理排查?

      任匯川:有。我們分配資本的時候,是按照風險加權資本的方式去分配的,統一標準衡量各個投資行為。平安信托目前管著2903億元的資產,因此這個問題也被人問了很多次。現在大家一提到中國債務負擔的“影子銀行”話題,總是要去猜測一下平安信托是否會有問題。

      事實上,在平安信托管理的資產里面,房地產類的占比只有20%左右。從客戶篩選來講,平安信托是國內信托公司里面少有的,擁有獨立的、屬于自己銷售渠道的公司,這個團隊的規模將近700人;平安信托管理的1700多億元的集合計劃產品,大部分是賣給我們自己的私人銀行客戶,這些客戶都非常符合產品特性,也有風險承受能力。

      我們之所以不依靠其他銷售渠道,主要是擔心控制不了銷售風險,無法確定第三方的銷售人員是否對客戶隱瞞風險。即便在這樣風險充分揭示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做足了資本的準備,目前平安信托的資本充足率是269%,我們還在一般的資本充足率之外,再加20%至50%的資本充足率作為準備。

      另外,在資產端的交易對手選擇上,以房地產業務為例,我們現在選的90%以上的交易對手都是年銷售額在150億元以上的中大型房地產商。同時,在產品結構上,大部分產品是債券類的。我們也會花大力氣去管理這個項目。應該來說,平安信托的文化給人感覺還是比較保守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總規模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經掉到了第六的位置。

      到目前為止,平安信托累計兌付200多億元的房地產項目,光去年就兌付137億元,沒有一單違約。今年一季度又兌付了幾十億出去,并沒有發生什么問題,但往后會更加注意風險。

      日報:平安在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有什么具體打算?

      任匯川:事實上,我們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的項目還是挺多的,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包括像云南白藥(行情,問診)、許繼電氣(行情,問診)、上海家化(行情,問診)等。以上海家化為例,現在的管理團隊非常優秀,其實民族品牌中的日化用品行業,最后做成功是大概率事件。上海家化在過去看似做得風生水起,其實市場占有率并沒有太大提高。但民族品牌的潛力是很大的,有了新戰略和新團隊之后,我們認為它的前景會非常好。

      中央鼓勵混合所有制的發展,作為平安來說,我們有多種方式可以參與,這包括股權投資、投行業務等。從資金和配置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資金有兩類,一是保險資金,二是客戶資金,我們可以選擇和客戶需求或保險資金需求相匹配的產業來進行投資。這類企業往往是風險相對偏低、體量比較大、收益率比較穩定和長期的。平安信托將近60億元投資于綠地集團就是我們參與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制的最新一單。綠地集團就符合我們的投資標準。

      另外,在行業選擇上,我們傾向于有可能和保險發生關聯的一些行業,比如醫療、健康等。再比如,包括資源類在內的一些現在認為是產能過剩的行業,但它是周期性的,將來可能慢慢會好起來。這和保險資金的特性又非常匹配。(陳智)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