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國企民企聯姻出海謀擴張大版圖
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最大民企老總之一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帶著八項提案趕赴會場。
而從記者獲得的郭廣昌的提案中,不難看出,作為“走出去”較為積極,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復星集團,有海外投資經驗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海外投資關于融資、對境外市場的不熟悉等諸多風險。
鑒于此,在這本比較厚的提案書中,郭廣昌提出的第一個內容就是建議“以民企為主導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二項則是“鼓勵國企、民企聯手海外投資”。
搭線混合所有制擴張
事實上,郭廣昌向記者坦言,復星集團2014年的三大戰略除了全面擁抱互聯網和全面建設保險和投資的兩個能力外,就是全面貫徹中國動力,加緊整合全球資源的全球化擴張戰略。
不過,加速海外擴張的同時,管控出海投資風險是一個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而在海外投資實戰經驗較為豐富的郭廣昌眼中,關于如何規避風險,更好地實現大規模的海外投資,他表示,“混合所有制的思路,同樣有利于在企業海外投資時充分將國資的穩定性和民企的利益捆綁,進而降低項目風險,提高決策效率與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郭廣昌認為,無論是“走出去”還是在國內發展,在經營上,都應該以民企為主。郭廣昌稱,“如果還是國企完全一股獨大說了算,混合所有制按照原來的國企一整套模式不改變,我就問一個問題,你改它干嗎?哪怕我把49%的股份給你,但是我完全說了算,然后整個考核體制上也都是國企說了算,那讓民企進入有任何意義嗎?改的目的是什么?改的目的就是發揮混合所有制的活力。”
郭廣昌進一步稱,“這個活力,如果國有企業本身就有,為什么要改?如果改革本身不能引入民營企業來發揮它的活力,那么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什么?”
關于國企和民企聯姻出海投資發展,郭廣昌表示,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遭遇了諸多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遭遇地方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特別是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更容易遭遇此類問題。因此,以民企為主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出臺,可以實現單獨依靠國企或單獨依靠民企都無法完成的投資項目。
除此之外,郭廣昌強調,“在經營上一定要發揮民營企業的活力,哪怕民營企業自己有5%或10%的股份,也要按照100%擁有這個企業的精神,以負責任的態度去看這個資產,這樣國有資本就能很好地借用民營資本的所有者在位優勢”。
謀海外投資大版圖
關于“走出去”,郭廣昌稱,“以前更多的是中國在等別人來投資我們,然后我們成為全球經濟的組成部分,現在我們有能力、有可能出去整合全球資源”。
郭廣昌稱,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非金融直接投資901.7億美元,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近十年來的復合增長率高達41.3%。此外,中國民營企業在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占比首次超過一半。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復星近年來海外投資動作較為頻繁。2013年以來,復星已將海外投資延伸到日本、印度、印尼、美國、葡萄牙等國家和地區,主要聚焦食品、旅游、消費升級、交通、地產、金融、產業升級等領域。
而對于復星集團的海外擴張計劃,郭廣昌直言,“我們注重做自己的長期投資,而不是簡單地控股,或者賺了錢就走掉。”
正如郭廣昌所示,至于復星集團本身,“我們的定位是一個有產業背景,產業運營優勢的合資集團,包括我們現在已經有的德邦證券,在香港成立了鼎睿再保險,甚至對葡萄牙保險公司的收購等”。
不過,在郭廣昌謀求海外版圖的擴張中,缺乏足夠的融資,對境外監管制度和規則不夠熟悉等風險是企業“走出去”時亟待解決的問題。他認為,若國企和民企聯手海外投資,可以實現單獨依靠國企或單獨依靠民企都無法完成的投資項目,進一步擴大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
“我們海外投資的發展的確得到了國內銀行的支持,比如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銀行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因為他們在海外都有很好的渠道。”鑒于此,郭廣昌建議,發揮金融機構對以混合所有制方式進行的海外投資的融資支持服務,并以市場化的標準審批融資需求。此外,他還稱,可以利用國家外匯儲備支持海外并購,給予海外投資項目更充足的融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對國企和民企聯姻出海后的利益分配問題,郭廣昌認為,“我覺得海外投資,不存在誰多誰少的問題。融資的關注點不一樣,比如什么樣的資金到海外去,還有和誰合作去海外等方面”。
來源: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