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證券董事長李瑋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足,目前又面臨互聯網介入帶來的挑戰,期望資本市場從頂層設計、具體市場制度安排、機制形成、具體發行交易規則等方面不斷改進完善,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他建議,進一步拓寬券商融資渠道以滿足資本消耗型業務的快速發展,推動券商業務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目前還未產生新的業態,僅作為傳統金融的渠道而存在,建議監管部門制定相應規則規范其發展。
李瑋表示,應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企改革,資本市場作為資源配置工具,在國企改革中應該充分發揮其市場化資源配置主力軍作用。
互聯網尚未產生新金融業態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互聯網對證券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李瑋:無論是從整個行業資產總量還是服務的實體經濟能力來講,證券行業都還比較薄弱,特別是2010年以來股市表現一直不好,制約了市場投融資功能的發揮,這很大程度上和我國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的階段性特點有很大關系。我相信,隨著資本市場基礎性建設不斷完善、法律健全,證券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
對于目前所面臨的危機,證券公司也早有預料。自從2012年券商創新大會以來,“狼來了”就喊起來了。實際上,證券行業本來競爭已經很激烈,特別是傳統的通道服務,競爭慘烈,傭金大幅下降,互聯網的介入又直接沖擊了已經不高的傭金,券商傳統經紀業務收入受到極大沖擊。這也倒逼券商創新,開拓發展非通道業務,傳統經紀業務必須向財富管理發展。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目前的發展狀況?
李瑋:互聯網進入證券行業,目前更大程度上是將互聯網作為銷售工具,是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但互聯網目前還沒產生新的金融業態。證券行業要積極探索自主的互聯網金融,形成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不能全都綁定互聯網公司,這不利于互聯網證券的發展。
我也希望,凡是進入金融行業的,不管是傳統形式還是互聯網形式,要遵守既定的規則,不要突破行業底線,搞不正當競爭。
應賦予券商一般借款人地位
中國證券報:證券公司創新發展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李瑋:我今年帶來的建議涉及證券公司融資渠道問題。證券行業進入創新發展階段以來,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快速發展,尤其是融資融券 、股權質押融資等資本消耗型業務已經成為證券公司主要業務。但是,證券公司融資渠道較為狹窄,不具備一般借款人地位,不能向銀行貸款;一些融資方式的融資期限、融資金額受到嚴格限制;資金使用途徑受到嚴格限制,已無法滿足融資需求,制約了行業發展。
我建議,賦予證券公司一般借款人地位,允許證券公司像其他普通客戶一樣通過資產抵押、信用擔保等方式從銀行貸款;適當延長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期限,由不超過91天延長到1年并取消資金使用的業務范圍限制;放寬同業拆借資金期限,最長期限從7天延長到一年;將同業借款、同業存單發行范圍擴大至證券公司;加大對證券公司境外融資的支持力度,對母公司為“內保外貸”提供的融資性擔保函不扣減凈資本或降低凈資本扣減比例。
資本市場助力國企改革
中國證券報:對國企改革有哪些建議?
李瑋: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國企改革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辦法,比如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員工持股計劃、高管激勵、組建或改建資本運營公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目前,混合所有制的方向已經確定,就應該抓緊時間推進,民營經濟市場化程度高、不僵化;國有企業積累了管理經驗、人才優勢,組合起來可能更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公司治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創新力。特別是完全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其根本競爭力在于創新能力,更應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激發企業創新力。
某些大企業承擔較多社會職能,效益不夠好,對民資吸引力不足,實施混合所有制有難度,可以首先在集團層面新設或組建投資公司,以優質資產組建二級子公司,在這個層面搞混合所有制。
中國證券報:在國企改革中該如何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李瑋:資本市場作為配置資本要素的市場,具有價格發現、融資等功能,是國企改革中天然的主力軍,在發展混合所有制、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加強公司治理等方面應當發揮作用。
從具體發展路徑來看,有些國企已有上市公司,要推進整體上市,把上市公司之外的、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的經營性資產實現整體上市;盡快推出股權激勵;加快對高速公路、橋梁等具有良好現金流的資產進行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
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