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現行的出租車市場管理機制,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產生的一種集權與市場相融的體制,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建立,這種出租車管理體制弊端和危害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由此而產生的管理部門的既得利益、地方保護的既得利益和運營老板的既得利益,已形成一種利益固化形態和一種被默認的社會文化環境,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廣大出租車司機的利益,甚至國家的利益,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針對出租車行業所出現的問題,幾屆中央領導同志都批示要解決這一問題,但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我們有關部門對出租車市場管理的認識存在誤區,以管控代替市場,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場資源配置。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充分體現了中央約束和規范行政權力,推進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我國目前出租車管理體制顯然不符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現在國家各方面都在根據黨中央這一精神進行改革,讓更多的資源配置權回歸市場,應該說,這也為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現有出租車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創造了時機和條件,我國出租車行業管理體制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觀點之一◥ 根據市場需求配置出租車資源
打破現有出租車市場準入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出租車數量的管控權,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出租車資源配置。李書福表示,在目前交通狀況下,我國各大城市人均出租車率嚴重不足,據專家數據統計,作為我國城市萬人擁有出租車率最高的城市北京是42輛/萬人,深圳是9輛/萬人、成都是8輛/萬人,蘭州是6輛/萬人等,打車難成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而相對比的是,黑車大量涌現,據統計,目前北京黑車數量在10萬輛左右,大大超出在冊出租車數量。因此,目前的這種出租車數量管控制度與市場需求是嚴重不符的,對廣大消費者、出租車司機和想從事出租車行業的人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觀點之二◥ 以個體作為經營主體
打破現行由政府和經營老板把持的壟斷格局,以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法則運營出租車市場,要由現在以公司為主的運營模式,逐步過渡到以個體作為經營主體,打掉運營公司老板中間的盤剝環節,現在發生在出租車身上的各種利益矛盾、社會矛盾和權力尋租等腐敗現象均和目前的這種運行體制有關,這種權力壟斷所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放開經營,國家交通運輸部要制定《出租車從業人員準入標準》替代現在公司管理模式,我們稱之為“放開車頭、管住人頭”,真正恢復市場的本來面目,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和廣大出租車司機的利益,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據有關專家測算,如果放開這一準入制度,就可提供1200萬人的就業。
◤觀點之三◥ 放開出租車市場準入標準
打破各地政府指定出租車車型的地方保護主義,打破市場分割,用市場競爭機制,放開符合國家出租車準入技術標準(主要是安全標準、排放標準和出租車使用的特殊標準等)的出租車自由進入出租車市場,這對規范和激勵我國汽車行業有序公平競爭、促進我國出租車技術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充分滿足廣大消費者和出租車司機的需求,目前,我們各城市的出租車型選擇基本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由政府說了算,這種現象必將導致市場分割,利益尋租等現象,最終損害的是廣大消費者和出租車司機的利益。因此,只有打破壁壘、公平競爭,才能使出租車真正成為滿足公眾出行需求、有安全、環保、健康保障、舒適的公共交通工具,使出租車真正按市場需求而有序發展。有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各城市堵車一大原因就是出租車發展不充分,按一輛出租車綜合利用率計算,一輛出租車相當于8輛私家車和公務車,出租車的發展與便利可大大減少私家車的數量,從而減輕城市交通的壓力。
◤觀點之四◥ 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政府管理部門要從管理前期的種種市場準入審批,包括數量、車型、牌照等等,轉向后期的督查和服務,包括制定、督查有關出租車準入技術標準和從業標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則主要以督查和服務的形式,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和運行規則的執行,目前,英國、日本、新西蘭和我國的臺灣省均已實現出租車市場的全面放開和市場化運營,他們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來源: 時代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