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重構已在剛結束的“雙十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種種跡象表明金融業將是互聯網下一個重構的主戰場。
11月6日,在復旦大學舉辦的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眾安保險的開幕儀式上,中國平安馬明哲、阿里巴巴馬云和騰訊馬化騰暢談互聯網金融發展。
眾安開業標志著互聯網金融的觸角伸至了保險領域,從今年橫空出世的余額寶開始,互聯網金融概念在基金、銀行、保險等領域風生水起,正以聚沙成漠之勢侵吞傳統金融行業的領地。在展望互聯網金融對于信托行業的影響時,中泰信托董事長吳慶斌認為,互聯網金融開啟信托新思維,將為信托公司思考未來發展、擺脫同質化、形成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提供新機遇。
從2006年起,中國信托行業規模迅速擴張,2012年中國信托業資產規模一舉超過保險行業,成為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服務行業。但進入大資管時代后,在利率市場化逐漸推開、競爭主體多元化和整體業務同質化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面臨著如何開辟藍海,向本源業務轉型的問題,創新的重要性也更為凸顯。
吳慶斌表示,互聯網和空氣一樣,我們大家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為金融開辟出一個新的空間和舞臺,為小公司成為大公司創造機會,更為業務轉型和創新、流程改造提供新思路。
“互聯網和空氣一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互聯網金融對于中國金融將是一個最重大的變革力量。原因在于,互聯網金融重新搭建了一個快速、高效、低成本、高信息化的基礎平臺,從而塑造了一個全新的金融運行結構。以互聯網為平臺構成的金融服務模式,具備整合信息流的特殊力量,克服了傳統金融體系中的信息不對稱,從而使交易透明化。其次,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普及,互聯網因素為信托行業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得大數據不再是一個純粹IT概念,互聯網的影響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
“互聯網和空氣一樣”其實反映了信托業背景的深刻變化,這個變化抽掉了傳統信托業發展的前提,金融創新將是未來信托業發展的關鍵詞。“創新能力是企業和領導者的靈魂,無法想象若沒有創新,信托行業如何能發展今天的規模。創新,哪怕是微創新,都會為企業、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吳慶斌提到,“信托公司需要引入互聯網思維,用開放和享受創新的心態去做產品設計、資產管理、客戶服務等等,推動業務轉型。信托行業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把互聯網和金融因素有機整合,參與到4G時代的金融業務中去,其探索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互聯網時代下的金融創新開啟了信托發展的新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第一點是在信息披露上,互聯網信托可充分向客戶進行風險披露,由于剔除了人為因素,系統提供信息具有一致性;
第二點是需求端,互聯網信托通過網絡的滲透,能夠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并且互聯網金融會顛覆傳統理念,影響到整個金融行業乃至很多行業在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的理念。這樣人們去買信托產品,很大一部分人會通過網上購買并支付,而且金融產品也能通過網絡進行收益權轉讓;
第三點表現為整個金融產業鏈的全息全維的整合,從橫向看,互聯網更為信托行業發展提供了絕佳的風險控制通道與合作創新平臺,通過與大數據的整合應用,為信托公司項目中后期管理、創新產品研發等提供有力支撐,便利了其探索未知領域,打造特色業務,向信托本源業務轉型。從縱向看,在需求端,信托可以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整合客戶資源,在產品供應端,信托可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整合產品鏈,打通金融產品設計與銷售的脈絡,為財富人群提供更富個性化的金融產品。
第四點表現在公司的機制創新上,除了營銷宣傳手段外,甚至在公司內部管理思路上,互聯網企業交叉管理等模式的引入,也為信托公司創新機制的建立提供了參考。
來源:財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