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渣打中國林遠棟:央行新規促跨境人民幣業務劇增


    時間:2013-10-11





      繼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擴大試點后,央行又在今年7月10日簡化了包括跨境貿易結算、銀行卡跨境清算、跨境放款以及境外人民幣發債回流內地這4項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流程。在此新規下,具有跨境借款和放款需求的在華跨國企業以及擁有境外網絡優勢的銀行雙雙受惠。

      在央行推出新規滿3個月之際,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渣打中國現金管理及貿易融資部董事總經理林遠棟。他作為長期專注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專家,對新政給企業和銀行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最新變化做了分析。他表示,人民幣的國際化對國家、企業和銀行是“三方共贏”。


      跨境人民幣業務猛增

      證券時報記者:央行7月10日簡化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流程,3個月過去了,渣打中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出現了什么變化?哪項業務的增速較快?

      林遠棟:央行新規對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推進作用非常明顯。以渣打中國為例,新規發布后的3個月里我們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量顯著增長,其中跨境放款增長最快,跨境結算業務其次。在跨境放款方面,由于新規簡化了辦理流程,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加上我們前期和客戶的充分溝通,因此業務開辦十分順利,增長勢頭良好。截至目前,渣打中國已先后為7家企業辦理了人民幣跨境放款,總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涵蓋了汽車制造、電子產品、工業材料、鐘表零售等行業。

      另外,新規之下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也增長迅猛,渣打第三季度的業務量環比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對于境內企業來說,人民幣結算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降低匯率波動風險,也節省了貨幣轉換成本。很多境外企業也因為流程簡化而在考慮使用人民幣結算。

      證券時報記者:最近匯豐和中國銀行都幫助一些企業完成跨境放款,許多市場人士很關注該業務,能否介紹一下跨境人民幣放款對企業有哪些好處?

      林遠棟:以我們銀行客戶的案例來做個介紹,最近,渣打中國為諾基亞西門子辦理了總額為25億元的人民幣跨境放款,放款類型為人民幣資金池模式放款,以資金池牽頭企業諾基亞西門子中國作為放款人,放款給后者海外的資金管理中心,期限為一年,利率由借貸雙方自行約定。通過該筆放款,諾基亞西門子將實現集團層面的資金集中管控和有效利用,使資金成本顯著降低。

      在中小企業方面,我們還為一家設于昆山的臺灣中小企業客戶辦理了總計6700萬元的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這家主營儀器制造的臺企已與臺灣母公司簽署了人民幣借貸合同并借入了第一筆款項,用于支持其在“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的業務發展。

      央行放寬跨境人民幣放款之后,很多跨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沉淀的盈利得以釋放,其母公司或集團能整合這些人民幣流動性,組成一個全球性、多幣種的資金池,隨時支援其他地區子公司的資金需求,節省子公司的借貸成本。這個市場的需求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允許昆山試驗區內企業與臺灣地區企業在企業集團內部試點開展人民幣借貸業務,這使昆山成為一個很好的試驗田,在人民幣國際化上又打開了一個口子。往后人民幣國際化應該如何繼續突破,雙向流動渠道如何變得更暢通,還需要監管機構、企業以及銀行三方面繼續共同探索。

      臺灣離岸人民幣市場崛起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亮點在于臺灣企業。據您觀察,作為新興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臺灣地區相關業務目前發展態勢如何?

      林遠棟:臺灣人民幣市場的確迅速崛起。今年以來,通過臺灣進行的加權平均人民幣計價跨境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支付業務量同比增長了420%。而截至2013年7月,臺灣地區以人民幣計價的跨境支付業務市場占比正迅速追趕新加坡。

      臺灣人民幣市場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為:首先,臺灣和大陸之間有廣泛和深入的經濟和人員往來。其次,臺灣當地銀行競爭激烈,銀行提供有競爭力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促使臺灣居民更愿意持有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內地金融發展的重要戰略,是大勢所趨,影響深遠,對國家、企業和銀行來說是“三方共贏”。作為銀行來說,人民幣國際化對于產品創新和深化客戶關系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來源:證券時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