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最大的線下支付公司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雖然不少基金公司也來尋求合作,但孫陶然冷靜地認為“涉足金融不著急”。在他看來,這場互聯網金融風暴猶如當年的團購,很多企業都想做,但最終必將是大浪淘沙。
如今第三方支付市場已逐漸從藍海變成紅海市場,孫陶然依然堅持要做刷卡派老大,即使這樣的高成本模式受到諸多質疑。“如果愿意,拉卡拉可以隨時盈利”孫陶然信心滿滿地表示。
【規劃】
不著急跟風余額寶
新京報:最近余額寶、全額寶引起廣泛關注,蘇寧也正在推類似產品,拉卡拉是否也有這方面計劃?
孫陶然:便利金融是我們正在開始著手做的事情,但拉卡拉從來不人云亦云。最近很多基金找我們,說要不要做余額寶,我說這類的業務在我們的考慮內,但是不是我們現在要跟風做的,我有自己的整體部署。
新京報:什么時候可以看到?
孫陶然:這個不著急。對我們來講,有一些業務是我現在碗里的,有一些是鍋里的,有一些是地里的,我現在不著急把地里的業務催促到碗里。
新京報:現階段什么是拉卡拉碗里的?
孫陶然:我們去發展更多的社區店,發展我的個人用戶、收單商戶,只要這三類用戶的規模不斷地成長,在這個之上的增值服務,無論是便利金融,便利電商,未來都是你的。
新京報:對你的用戶來說,沒有新的東西吸引他,不擔心商戶流失嗎?
孫陶然:沒有什么好擔心的,除非用戶不需要你的基礎服務了。等到有一天你推出來增值服務的時候,只要你能夠做到你的品質,他還是你的用戶。
【銀行】
第三方支付革不了銀行命
新京報:余額寶推出后,許多人說這是要革銀行的命,你覺得呢?
孫陶然:我覺得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沒有人會喊出來革銀行命這種話,這種都是看熱鬧的人用的詞。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可能革銀行的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新京報:割肉的感覺還是有的吧。
孫陶然:你們所有的這個行業的利潤的總和,不如人家一個支行的利潤,這叫肉嗎?
新京報:在銀行的某些部門,比如電子銀行部、信用卡中心,跟你們第三方支付接觸得比較頻繁的這種部門,壓力還是挺大的,對你們有畏懼心理。
孫陶然:是,他們能感覺到你的一些創新、你的一些活力。但實質上,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做的業務在銀行能做的業務當中,5%都不到,你競爭什么?革命什么?
【浪潮】
互聯網金融很像團購
新京報:最近新浪、百度、京東、蘇寧都開始自己做支付,這是否會影響到“專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孫陶然:大概在1990年左右,當時廣告公司特別盛行,中國所有的大企業都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到今天為止有哪一家成立的廣告公司活到今天了,或者是做大了?我覺得支付也是類似的。
新京報:這波互聯網金融浪潮中,你比較看好哪類企業?
孫陶然:我個人認為想做互聯網金融的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傳統的金融機構,以后想用互聯網的方式做金融服務;二是原來和金融、互聯網都完全不沾邊的;第三類就是原來和互聯網沾邊的。
我最看好第三類,因為第三類就像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行為數據基礎。傳統的金融機構需要一定的陣痛,轉換一種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機會。
現在大多數是中間這部分,既沒有用戶,也沒有數據,只是看到這是一個機會,就去做,這類是很難做起來的。
互聯網金融有某種角度很像團購,為什么那么多團購網站會死掉?作為大用戶平臺上的特色服務是非常好的,比如說騰訊、淘寶,在上面提供一個團購的頻道,是非常好的,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發展起來是很艱難的。
互聯網金融也是一樣,在原來的龐大的用戶和用戶數據基礎上,采用互聯網手段提供服務,可以做得非常好,但如果平地起高樓做互聯網金融,也有可能做起來,但想要成規模,需要花的時間是漫長的,絕不可能三五年就見效。
【收入】
拉卡拉“不差錢”
新京報:為什么要將用了8年的LOGO換了?
孫陶然:原來的標志是1.0時代的事情。大家原來熟悉的拉卡拉是在便利店里面還信用卡,這是2011年之前的拉卡拉。我們獲得了支付牌照以后,又增加了兩條業務線,一條是移動支付,
一條是針對小微企業的POS收款服務。
當拉卡拉開辟了三條業務線以后,已經是一個非常全面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所以我們考慮用一個全新LOGO形象更準確地體現新的風貌,新的定位和新的規劃。
新京報:換標、加上最近2億元升級7.5萬個終端設備,拉卡拉最近投資力度比較大,從2005年成立以來好像從來不差錢。
孫陶然:但是我們也沒有花多少錢,公司的收入也很多。
新京報:收入主要來源是哪些?
孫陶然:最主要的是手續費分成。第二部分是硬件收入,但是大部分的硬件我們還是以回饋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和商戶。
新京報:這兩個收入來源就可以支撐拉卡拉不斷的大規模的投資?
孫陶然:可以,因為現在拉卡拉一個月有兩千多萬筆交易。
【模式】
堅持刷卡是出于安全的平衡
新京報:據我了解,拉卡拉還沒有開始盈利,有計劃什么時候會盈利嗎?
孫陶然:我們隨時可以盈利。
新京報:終于結束燒錢階段了。
孫陶然:燒不燒錢其實不是那么重要,一個企業盈利和虧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健康,假設你的商業模式不健康,你現在是盈利的,但是你的盈利沒有增長空間,那就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你虧損,只要你的商業模式是健康的,你知道你虧在哪兒,你知道那個曲線會走到那個交差點上,那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商業模式不健康,那就不管你是盈利還是虧損都不行。
新京報:相較于互聯網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由于有大量的硬件投入。拉卡拉為什么一開始會選擇一條成本較高的路徑進入支付市場,并一直堅持要做刷卡派?
孫陶然:拉卡拉很推崇刷卡,支付的核心是簡單性和安全性上找到一個平衡點,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安全,越安全的東西越不簡單,所以所有的支付公司要做的事情,包括銀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支付的簡單性和安全性上找一個平衡點。我們認為對于大額的跨行支付,通過硬件加軟件的方式是一個最好的平衡點。今后,如果是一些小額支付,可能用拉卡拉的APP就能完成,但如果要用大額、跨行的功能,就要配一個刷卡器,因為我們認為對于跨行大額,刷卡是安全性和便捷性最好的平衡點。
來源: 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