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首先分享了小米發展的幾個數字:1)MIUI第一版發布,只有100個用戶,但到了一年半后小米手機1發布時用戶有50萬,小米三周年時有了1500萬用戶。2)小米論壇網友提交1.3億帖,帖子打印出來可以繞地球一周。3)MIUI第一版只有3個語言版本,半年不到已有25種。
小米和MIUI給外界最大的印象就是粉絲團隊的龐大。雷軍表示只要最大限度把發燒友和自己的粉絲聚集起來,一定可以成功。正是網友的參與,三年前14人的小米才有有機會一步一步的成長。
很多人不太理解小米起來的秘訣,雷軍表示要相信互聯網的開放和分享。MIUI是經過了1095天的研發和138周的迭代,號召了上百萬人來參與,這是小米和其它智能手機巨頭不同的一點。
以下為雷軍演講實錄:
雷軍:首先謝謝騰訊,謝謝康盛給我這么一個機會來和這么多的站長一起交流。這是我的榮幸,因為我們也是Discuz!的用戶,我也非常非常喜歡Discuz!。所以來這里跟全國的站長一起交流,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激動的事情。
在來之前我想交流什么內容呢,昨天我接受了一個國外媒體的采訪,他一上來就問大家說你們是中國的蘋果,你怎么看?我跟他講,我說小米和蘋果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公司。他說不一樣在什么地方?其實在這個會上我相信大家知道小米跟蘋果最大的不一樣是小米是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的,或者換句話說小米相信互聯網的力量。這個數字大家知道了,當然這個數字屬于過去了,我把這個數字再寫出來是為什么呢?其實也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創業的經驗。
在兩年多的時間,做到100億的銷售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全世界范圍里面都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個成績單的背后是什么,這是我今年真正要講的主題。非常遺憾的是什么呢?是三年前我創業的時候,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一家互聯網的創業公司我們只找到100個用戶,我相信在座的所有的創業者,你們的用戶可能都比我當年創業要多。后來沒有辦法在MIUI系統里面把100個用戶寫在我們產品的封面上,我們感謝他們,給了我們一次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這個事情其實剛開始100個用戶對我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二個星期變成200個用戶,第三個星期400個用戶,第四個星期800個用戶,第五個星期1600個用戶。在一年半的時間我發布小米一代產品的時候,MIUI有250萬個用戶。4月份的時候,我們三周年的時候,我們有了1500萬的MIUI用戶。我想短短的三年時間,小米用自己的成長精力,證明了互聯網的力量和互聯網開發模式的先進性。
我來這里主要分享,對互聯網的一些理解和我們怎么用互聯網來做到這些事情的。所以這就是我為什么來Discuz!,因為小米和MIUI的用戶每天在論壇上提交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參與的討論超過20萬帖。我相信小米論壇不要說是一個垂直的論壇,在所有論壇里面比也排在前10位。這些貼子琳瑯滿目,我讀過很多貼,有的帖子長達20頁,我們喚起了用戶的最大熱情,后來我跟他們打個比方,把這1.3億帖打印出來,大概可以繞地球一周。而且剛開始創業公司三年前只有14個人,比在座的絕大部分的創業者的公司要小。
我們沒有那么多人怎么辦呢?我們用了互聯網的開放模式,鼓勵更多的網友一起參與。這個剛剛開始的MIUI我們只做了三重語言版本,簡體、繁體、英文版。結果不到6個月的時間,全球的網友幫我們翻譯了25種語言的版本,17個國家建立了粉絲站,在2010年我們創辦當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就做到二十幾種語言的版本,17個粉絲站。我們經過臺灣的市場,臺灣站的站長成為我們小米的第一位雇員,他還在讀研究生。當經過臺灣市場的時候,我的想法是最大限度的把發燒友和自己的粉絲聚集起來,我相信我們在臺灣市場一定能成功。
當然,大家知道臺灣市場是一個極度競爭的市場,走到電信營業廳里面你感到無比壓力,每個營業廳里面只放四部手機,就是iPhone5、三星Galaxy S4、三星note2還有HCT one,我說小米一去就是市場前五名。只要賣一臺就是第五名,所以市場的競爭多激烈,臺灣的收入比我們收入要高,買一個手機對他們無所謂,他們不會因為你的手機便宜而買你的手機,大家也看到臺灣市場上是極度競爭的市場。我去的第一個媒體見面會也來了不少的米粉,我感受他們無比的熱情。我說我們只需要時間而已,就像在三年前在中國大陸做的事情一樣。
其實我相信有一天米成為一個國際化公司,三年前我們在世界各地已經點燃了火種,我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我們自己MIUI適配36種機型,全球網友適配134款機器,其實正是這些網友的參與,才使我們剛剛三年前一個14人的小公司,有機會一步一步成長。我覺得更恐怖的是什么呢?是MIUI把系統內核和表現層分離了,也就說我們一批推出了主題概念,我們的主題是可編程,這樣使你需要什么樣的表現形式就會有什么樣的。舉個例子,我看到網友很簡單做一個主題模仿iOS、,當你把表現層和內核層抽離的時候,其實只要有設計師參與你的手機就會個性十足。
用這個圖標,用這個壁紙這個設計還可以混搭,他們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設計,我放幾個設計大家看看,還可以做成自由桌面,可以隨便擺。MIUI就是這樣經過1095天的研發,經過138周的迭代,號召了上百萬人的參與,我講這一點,互聯網的開放、分享實際上很多人不太了解小米起來的秘訣,小米起來的秘訣就是因為我自己是一個發燒友,我對手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當我的想法跟諾基亞聊,諾基亞負責研發的副總裁,可能愿意聽我說一說,但是說完了有什么用,他們會改嗎?就像你們對蘋果有意見,有更好的設計,蘋果會改嗎,我就想辦一個什么樣的公司,你對手機有想法,你有意見,有一個公司愿意幫你做,愿意幫你把你的想法實現。所以我就是這樣的想法做了小米。
做完了以后我發現最大的不一樣是什么呢?如果一個鐵桿的用戶參與了MIUI的設計,他會非常激動的跟他所有認識的朋友、同學、同事去介紹小米。就像剛才我在臺下的時候,不少朋友跟我說,我們辦公室10個人用的小米,所以如果當時有一個人用,很快就會蔓延開來。這里我想跟大家講的,互聯網的研發模式很重要,最大限度地把網友聚集在一起,并且快速迭代。小米在過去三年里面,堅持每周迭代,每周發布一個新版本,每周聽聽用戶的意見,然后把互聯網的研發模型引入到手機系統的研發,使我們保持極快的反應速度。
我們相信口碑,我們相信互聯網的力量,這也是我過去幾年一直在講的話題,叫互聯網七字訣,很多聽到過,我對互聯網思想的理解,專注、極致、口碑、快,我自己做小米也是用了這七個字,一步一步來做的。比如說專注,在過去三年時間里我們做了三款產品,小米一代、小米二代和小米盒子,極致我們總是努力做出最好的產品,把我們自己逼瘋。口碑,我們希望能做出超出大家預期的東西,只愛超出預期才有口碑。第三,我們在整個研發過程中保持了敏銳的開發效率,所以這也是我們做的比較出色的地方,今天在就跟大家分享這么多,謝謝大家。
其實互聯網的力量,我在不少場合跟領導匯報,特別像我黨的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中來再到到群眾中去。
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去參加過GMIC大會,那個大會上我介紹的小米的時候,我有幾個觀點,做產品要學習同仁堂(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為什么呢?我在這次創業的時候,想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在談基業常青,我說我試試在中國有幾個公司做的超過了一百年。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只找到一個公司就是同仁堂,我特別好奇同仁堂為什么能夠活一百年。準確一點講,同仁堂是340多年前創辦的,經過幾個朝代的變遷,還能夠活到今天,我看完以后覺得兩段話對我觸動很大,真才實料不偷懶,這個真才實料不偷懶誰看著你,第二句話,你做的工作沒人看見,但是老天知道。就是這兩個信條讓同仁堂堅持340年,可能現在談小米能不能活一百年為時過早。
第二不是做營銷是做服務,如果我們的服務能夠媲美海底撈,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變成一家有口碑的公司,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米的觀點,我們認為最好的產品就是營銷,最好的服務就是營銷。我還講了一個觀點,后來出來一個報道,我說三年前我想要辦小米的時候,跟我們的同事們聊天,我說我的夢想是什么呢?最成功的老板是小餐館老板,每一個客戶都是朋友。我們做小米的時候希望辦一家小公司,業務很大,人很多,但是小米是一家小公司。
小米幾乎沒有管理層,整個的最核心的團隊幾個人都在一線,我們每天跟工程師、設計師、產品經理在一起,每天花很多的時間去討論我們產品怎么做,可能今天的2400人就跟大家一樣,每天大家在辦公室里,工作的都很high,我也跟我們的博士說,他57歲,我說你長的像37歲。
在座的大家絕大部分可能是剛剛創業的,我希望大家堅守創業的本色,哪怕將來你做到一萬人,也像今天狀況的工作,每天都很快樂。但是如果按MBA教程教,你的災難就開始,你也想48歲退休了。
來源: 太平洋電腦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