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東生:國企改制 一定要讓各方都獲益


    時間:2013-04-28





      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用這句話來評價李東生的過去十年再恰當不過。昔日不能重來,一切只是剛剛好。

      李東生的事業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的成果是成功完成企業改制,后一個階段則是國際化發展,其中2004年是一個重要的拐點。這一年,TCL集團(000100)實現整體上市,為李東生親自操刀的長達7年的管理層收購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是在這一年,TCL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和阿爾卡特手機,達到其事業的巔峰。

      國企改制,需要讓各方都獲益

      自1997年開始的那一波國有企業改制浪潮中,公認改制比較成功、沒有留下后遺癥的只有兩家企業,一家是柳傳志掌控下的聯想,另一家就是TCL。但聯想當時實踐的只是分紅權,TCL則“從增量資產”上做文章、改制更徹底。與同時代的企業家如長虹倪潤峰、春蘭陶建幸、健力寶李經緯相比,李東生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外界普遍認為,TCL的股改方案之所以順利通過,主要是把政府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放在主要位置。李東生自己也坦言:“在中國,一家企業改制要想成功,一定要讓利益各方都能通過改制得到好處,改制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此外,李東生一向很善于協調方方面面人的關系,包括在TCL內部,各個時代中多方勢力始終能夠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

      正是由于企業改制的成功在先,才有了后來的兩起全球性并購。關于并購,李東生親自書寫的“鷹的重生”是一個最好的解讀。當然,事后諸葛一下,初期艱難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準備不夠充分,忽視了在軟實力(如當地的政策法規、文化背景的融合等方面)存在差異,對困難預估不足。

      但同樣,挑戰中孕育著機會。過去十年的國際化讓TCL積累了許多財富。比如在彩電行業,去年首次進入全球彩電銷量前三名。正是有如此銷售量做基礎,李東生才敢投入巨資成立華星光電(總投資額200多億元),從而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完成面板、模組、整機全產業鏈布局的彩電企業。李東生表示,這種產業垂直整合帶來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穩定TCL彩電整機的液晶面板供應;二是通過直接在下一代面板上整合驅動芯片,提高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效率。

      移動互聯,一盤更大的棋局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制造業的挑戰是致命的。三星、蘋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崛起,逼迫彩電制造商不得不將目光投向軟件及內容這樣一些全新的領域,因為大家都深諳在這樣一個年代“不變革即死亡”的道理。好在TCL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游了近十年的泳,算得上見過大風大浪,應對起來并不會措手不及。

      “我們的目標是‘前三強’,不僅是‘前三大’。”李東生說。雖然這并不容易,畢竟與排名前兩位的三星、LG相比,TCL至少還有十年的差距。

      多年來一直視三星為行業標桿的李東生對其了解頗為深刻,他認為三星的成功源于持續的產品技術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除了技術創新,三星還能夠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核心領域持續投入。

      “三星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和手機的生產廠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和半導體芯片生產廠商。液晶面板和半導體芯片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資本和技術都是很密集的,他能夠持續地做,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一直在努力打造他的核心能力。”李東生說。

      差距還表現在品牌力上,多年的國際化經驗也讓TCL意識到自己原有的品牌很難進入歐美主流市場。李東生坦言:“過去幾年TCL在新興市場發展得比較快,未來將加強在歐美市場的發展。”

      李東生的視野也不僅局限在彩電,在愈來愈強調互聯互通的移動互聯網時代,TCL這盤大棋中不僅包括彩電、還有手機和白電,即要打造“一個TCL”的概念,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

      多線作戰并不容易,2012年TCL多媒體業務可圈可點,通訊業務卻亮起了紅燈。在三星、蘋果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原本一路看好的通訊業務出現了虧損。

      “虧損的原因除了經濟形勢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機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李東生表示,TCL通訊去年手機銷量4261萬部,總銷量排名全球第七,但其營銷構成中,智能手機占比僅為15.3%,銷售未達到預期目標。

      “今年對TCL通訊來講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要把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到和行業領先企業相當的水平,從功能、外觀、質量方面都達到國際領先品牌的水平;二是要實現中國區的銷售突破。”李東生說。

      時勢造英雄。棋行中盤,不進則退,但未來卻充滿不確定性。也許正因如此,李東生曾在多個場合公開呼吁,希望國家支持國際化的企業,但顯然,在競爭性行業,國家性的支持只能愈來愈少,最終靠的還是企業自身。

      李東生選擇了一條孤獨而艱難的路,但他必須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繼續走下去——“做實業一定要堅持,要持續地努力。”

    來源: 中國經營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