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鴻祎:我不做教父,要做一個激勵者推動者支持者


    時間:2013-03-06





    對話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鴻祎: 我不做教父,要做一個激勵者、推動者、支持者

    “我不想成為巨頭,成為巨頭的機會也已經過去了,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讓互聯網行業更好玩的人。”周鴻祎語速如往常一樣地堅定而急促。

    發舊的紫色運動衫里搭著一件紅色的T恤,下身卻配了條西褲,寬額圓臉的他一臉疲憊地窩在沙發上,時不時把兩只腳翹在茶幾上,想問題的時候用手擺弄一團衛生紙,不笑的時候眼神犀利冷峻。

    但無論是公司市值,還是由卡位“安全”并向“搜素”等互聯網核心領域的擴張與布局,在外界看來,奇虎360這家崛起異常迅速的公司,儼然已顯現成為新一代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跡象。

    但這正是周鴻祎最擔心的,用他的話說“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脹”。在外界看來赴美上市帶來的風光,在他看來卻是一個危險的開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與文化上遇到的挑戰。

    所以,他及領導團隊時時刻刻在敲打著幾千人的隊伍。就如公司搬入新大樓這件事,這座地上建筑面積共約6.92萬平方米、斥資超4億元的總部,很多設計和功能讓人聯想起谷歌的總部。但搬家后,360總裁齊向東略有警醒地對員工調侃,百度公司的倒退或衰弱,或者說百度公司逐漸出現的腐朽、敗落的氣息就是從百度大廈正式投入使用開始的。

    也就是在這座大樓里,周鴻祎接受了本報專訪。在2個多小時的專訪中,他頗具辯證地談了他對領導、管理、危機、顛覆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這些都是近期他在思考“大公司病”中的所思所得。

    辯證并非打太極,他的回答都很直接坦率,無論提到對手還是內部問題都直言不諱。辯證更多的是說他的“警惕心”,比如談到當下360面臨的挑戰,他直言“從表面上看現在可能沒有危機,但是在我看來處處都是危機。”類似這種思考在本次對話中比比皆是。

    周鴻祎覺得,自己還是一個不錯的領導者,但是正在學習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我這種性格的人是做不了一個教父級企業家的,我也不想去做。我更希望能扮演一個激勵者、推動者、支持者的角色。”

    所以他希望,將來顛覆360的,要么是自己內部團隊做的產品,要么來自于自己投資的公司。這種胸懷,頗有他最推崇的企業家--喬布斯的風范。

    把企業變成創業小分隊

    團隊的規模不要太大。要能夠很好地運作,減少扯皮和溝通,目標更明確

    《21世紀》:你說一個企業成長遇到的最大瓶頸是:管理和文化。360是什么時候遇到這個難題的?

    周鴻祎:上市之后吧。第一是公司上市了,不管你怎么覺得,別人都會把你當成個大公司。第二是公司內部會把自己當成大公司。第三個是上市可能會給人傳遞一個信號,就是大功告成了。之后,人員的膨脹帶來文化的稀釋。

    這確確實實是我的感覺。一個公司變大了以后,就像一個人的體重從五十公斤增到一百五十公斤一樣,不光是身上的肉增加了,可能你的膽固醇也都增加了,你的反應速度也慢了,你的心臟可能跟不上了,你的膝關節可能也支撐不了,你的骨頭也出問題了。所以我覺得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脹。

    現在進來的人,會覺得來到一家大公司,有職業化的心態和打工的心態的人的比例可能會高一些。包括我們搬了新樓,環境還是不錯的,但我也有一個隱憂,就是這種環境給了企業很多新人暗示,就是這不再是一個艱苦創業的環境了,因為創業環境都是在車庫里,都是在民居里。

    《21世紀》:具體來說,是什么表現?

    周鴻祎: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在創業公司里,你面臨著生死的風險,很多人決策會變得非常果斷,非常簡單。這時你不會太顧忌面子,或者說什么人的某個感受,你會做正確的決定。但是公司大了,你做什么決策,可能短期內都不會關系到生死,所以這時候就會發現你和原來不一樣了。

    我今天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從長期來看對公司有傷害的,但是做這個決策呢,我就能不得罪你了,照顧到你的感受,由此可能很多人會因此做出這樣錯誤的決策。

    如果是小公司你就會被巨頭欺負,有很多夢想實現不了,因為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比較喜歡崇拜大公司的,所以你想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理解,就希望公司規模做得大一些,但是大了也會有副作用。

    雖然IBM的總裁郭士納曾經寫過一本書,《誰說大象不能跳舞》,這句話猛然一看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你想一想,大象一定不能跟跳蚤做一樣的動作。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企業把架構調來調去。

    騰訊也好,阿里巴巴也好,他們都是幾萬人,他們調整架構也就是他們認為過去幾千人的管理架構,到了幾萬人不一定合適了,對吧?或者幾萬人的某一個架構用了三年之后,又不管用了。對這種調整我特別能理解。

    《21世紀》:在你看來,企業如何解決體量變大所帶來的危機?

    周鴻祎:首先,你一定要想辦法讓這個企業保持一個合理的規模。第二,因為我在官僚化的企業--雅虎--待過,我覺得一定要把企業變成小分隊,我非常反對在企業搞所謂的平臺化的架構或者矩陣式的結構。我們既然是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每個團隊還是以它的產品、目標為導向,團隊的規模不要太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能夠很好地運作,減少扯皮和溝通,目標更明確。

    亞馬遜的CEO貝索斯也開玩笑說過,他們內部衡量小團隊的標準是兩張披薩可以吃飽。在大公司里呢,有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扮演一個螺絲釘的角色,你干了很多事都沒有成就感,都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用小團隊能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我鼓勵一種內部的創業文化。不要把創業狹隘地定義成非要自己開公司當老板。其實,你在公司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有一些合理的資源,然后你帶著一些人發揮你的潛能,借著公司的平臺把事情做得更大,也是創業。有相當多的人,如果公司給他提供一個舞臺,他是能做得很好,但他真自己出去創業一家小公司,反而就做不好。

    第三個呢, 高管是公司最重要的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一定要認可企業的創業文化,不能光靠我一個人拿著棒子在那兒跑來跑去。很多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多元化,創始人或者領導者太多野心了,最后沒有那么多合適的人,管理文化又跟不上,一定崩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