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CEO張朝陽日前參加了中國國際金融博物館主辦的“江湖”沙龍;在沙龍上,張朝陽分享了其對互聯網脈絡的梳理,“三大門戶時代一直延續到后來的05、06、07,后來冒出了兩個人一個是李彥宏一個是馬化騰,這兩個人都是我給挖掘出來的。”
張朝陽稱,“李彥宏我在98年當時去美國硅谷找人,我問他你想不想回國做互聯網,他回到硅谷說國內搜狐做起來了,硅谷一些投資人給他投資。”
而關于馬化騰的回憶,張朝陽稱,“關于馬化騰,我當時特別火,到了99年像被搖滾歌星式的接待到了深圳,聽眾七百人當中的一個人有馬化騰,他聽了之后激動不已回去做了OICQ后來改為QQ。”
以下是張朝陽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想了一下到底講什么,我的專業是互聯網,我還是講互聯網,但是可以剛開始先講互聯網,互聯網尤其是早期的歷史幾乎在我腦子里面刻下來,用我的所謂青春譜寫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哪怕我腦震蕩也不會從我腦子里面消失的,我講一些早期歷史。對于大家來講更關心一些當下的事情或者什么,一會兒聊開了,你們可以聊聊對你們關心的事情,我講的歷史可能你們不太感興趣。先講歷史,以后聊人生聊什么都可以。
早期互聯網歷史不想按流水帳94年怎么著95年怎么著,大概年份分成幾個階段,我就講幾個小故事,其它的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拿手機都可以搜出來當時是怎么回事。
互聯網在94年從牢籠中放出來,因為發明了超鏈語言,89年發現,94年出現了瀏覽器,美國互聯網真正走向社會是94年,我在9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用網絡發現這個事情覺得特別有趣,沒有回國做互聯網,95年、96年那個階段是瀛海威年代,張樹新的年代,97年我回來終結了她的年代,97、98、99年終結了她的年代,99年和2000年基本是新浪異軍突起把搜狐的光芒遮蔽了,網易在南方搞了一個網站,后來163.NET,后來趕上上市,三大門戶時代一直延續到后來的05、06、07,后來冒出了兩個人一個是李彥宏一個是馬化騰,這兩個人都是我給挖掘出來的。
李彥宏我在98年當時去美國硅谷找人,我問他你想不想回國做互聯網,他回到硅谷說國內搜狐做起來了,硅谷一些投資人給他投資,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關于馬化騰,我當時特別火,到了99年像被搖滾歌星式的接待到了深圳,聽眾七百人當中的一個人有馬化騰,他聽了之后激動不已回去做了OICQ后來改為QQ.
互聯網從張樹新時代到搜狐崛起,從瀛海威時代到搜狐時代,馬云是大器晚成一直做了好多事沒做成一直到后來電子商務終于搞成了,互聯網的脈絡大概是這樣的。
1998年9月份新加坡一個科技會議,高盛每年在亞洲召開一個技術會議,正在崛起的中國,邀請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邀請到哪些人?當時高盛眼里中國有幾個高科技公司,聯想,聯想的馬雪征去了,還有他們眼里當時98年我突然火起來,98年10月份出名,98年2月份推出的搜狐,10月份被時代雜志弄成全球數字精英50人,我去美國一趟,國內媒體把這個事一報,我出去融資還是見投資人的時候等我回來的時候上飛機之前我秘書給我打電話說,你現在是名人了,不管怎么說1998年9月份我去新加坡參加高盛的高科技會議有聯想馬雪征,亞信田溯寧,還有我當時被認為搜狐也是中國正在崛起的一個真正正宗正牌做互聯網的公司,另外兩個不是正牌做互聯網的。
另外還有一直在中國大陸之外窺視中國想進來但是進不來的不知道怎么進來的在臺灣和美國之間跑的姜豐年,他在美國的華人地區搞了一個SINA.NET,又在臺灣,想著中國大陸這么大的市場他想進來。后來他跟投資人的關系比較好,很多人給他投資,他也被邀請來在高盛眼里他是華人企業。另外還有當時特別能融資特別忽悠而且忽悠的很厲害,包括把新華社忽悠進去一個叫皮特葉中華網葉克勇的人搞了一個國中網后來變成中華網,99年上市50億美元的市值簡直是一個天大的數字,把中國人所有的創業熱情全部激發出來了,導致開拓了我們后來全部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路徑。
各路大陸來的英豪會聚在新加坡,給我們住非常好的酒店,當時我有一個女朋友,我帶她跟我一塊兒去的,她覺得一下子住這么好的酒店覺得我是一個人物,我那時候還沒什么名氣,怎么住那么好的酒店。高盛特別善待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家,后來我們開完會再一個咖啡廳喝咖啡,我和國中網的創始人、姜豐年還有我喝咖啡,他們兩個都比較熱情,我性格比較冷,不怎么說話,而且默默唧唧不太響應的一個人,一般先看,西北人都是這樣的,不太迅速做很多決定,而是老等啊等啊,一旦決定之后很難改變這種狀態。
姜豐年一直說我們合并吧,甚至在之前搜狐也是比較火,我們投資人是英特爾,英特爾的投資人我到美國去訪問,能不能把把搜索、SINA.NET捏咕到一塊兒,我跟姜豐年很熟了,在新加坡姜豐年說咱們合并吧,很多人給我投資我拒絕了,咱們合并做一個華人最大的。
姜豐年去洗手間了,皮特說Charles咱們合并吧,你不跟我合并,我就跟姜豐年合并。
皮特去洗手間了,姜豐年說Charles咱們合并,盡管皮特不知道怎么在中國做網站,但是他給我一個太優惠的條件了。正說著,皮特從洗手間出來,回來趕快打住。我跟姜豐年說我們的董事會老外很難搞定,那是那個年代最大的特色,中國不強大,創業文化沒有,投資人都是老外,中國沒有風險投資,老外一般不相信中國人不相信你們這些人有管理經驗,都要空降一些人;我們董事在美國,你下回去美國的時候跟我一塊兒去見見我們的董事,有點馬虎眼,沒有說完全拒絕,其實我沒有說不跟他合并。
姜豐年非常積極,大概一周兩周之后我回到北京,他馬上到北京,我們當時在光華長安大廈,他到中糧廣場,到我辦公室聊,你看我們倆的公司怎么合并,中午我們到中糧去吃飯,我還是無動于衷未置可否,他急了。實際上他當天下午三四點跟王志東在中關村行情 股吧 買賣點有一個會。
我當時從美國回來,知道互聯網是怎么回事,研究清楚了研究了很長時間,1997年一年都是整天想著摸索怎么做互聯網,每個周末都趴在辦公室的地上寫商業計劃,寫了一年的商業計劃。我第一輪融資融了225萬人民幣也就是20幾萬美元,當時美元兌任賢比1:8.5。第一期都是天使投資,麻省幾個教授給我投的。第二輪融資要真正的商業計劃把英特爾帶進來,我寫了一年的商業計劃,到97年9月份開始踏上另外非常艱苦的融資之旅,我拿著好的商業計劃,這個商業計劃曾經一個潛在的投資人在加州的投資人,那段經歷在網上都有。不管怎么說我這次的商業計劃通過這個加州投資人被泄露出去了,是不是傳到新浪那邊我不知道,我猜測是的。當時投資人把自己女兒嫁給一個中國人叫馮波,馮波是直接負責我這個項目,當時他幫著王志東融資的。他們準備給我投資25萬美元,后來又沒投,他們到中關村去看王志東的路上跟我談了20分鐘。這是97年的事。
98年9月,四通利方只是利方在線汪延法國回來的小哥兒們弄了一個論壇,還有利方在線的論壇,主要是中文輸入。98年10月份搜狐已經如火如荼,商業計劃已經被感知了,我那個商業計劃寫的非常好,所有未來的發展,商業模式是廣告,網站怎么做,寫的非常詳細,第二次融資融了225萬美元。
這個時候姜豐年拒絕了高盛的很多投資勵志到中國來,他呆在外圍覬覦大陸一直進不來,我又懂互聯網又知道怎么在中國,他需要我,我不需要他,王志東他們不知道怎么做互聯網,他們需要姜豐年告訴他們怎么來做網站的。他三四點鐘趕到中關村見王志東,王志東拍板合并,這就是新浪的產生。
我也不是酸葡萄,當時我就不想合并。本來利方在線跟互聯網沒關系的公司突然合并,帶來很大的動量,首先高盛的資金跟進來了,融了六千萬美元,我第二次融資二百多萬美元,同時又姜豐年知道如何做網站的知識和王志東、汪延在國內運作的本土能力,我當時海龜根子不太深,他們中關村混起來的時候根子特別深,這個從上市可以看出來,新浪先從信息產業部獲得上市資格看得出來,比我們提前了三個月,1998年底和1999年初的時候SINA異軍突起一下子起來了,南斯拉夫大使館的轟炸,精準導彈轟炸我們的大使館以及后來張藝謀到他們在線訪談幾次事件,在99年4月份新浪一下子崛起了,而搜狐遇到歷史上的安史之亂,99年是我們非常慘的一年。基本上是這么一段歷史,開啟了后來三大門戶的時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