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飛王文捷:大飛機協同研制需要工業云平臺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陳炳欣    時間:2017-04-25





      4月18日,由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承辦的工業云平臺建設及應用推廣現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王文捷在會上介紹了基于工業云的飛機研制平臺應用經驗。


      工業云平臺助力協同制造


      中國商飛是我國專門從事民用飛機、商用飛機研制的企業集團,目前研發制造的大飛機有兩大型號,分別是在研制當中的C919和投入試運行的ARG。其中,ARG已經在上海到杭州的航線上試運行,C919未來將進行首飛。


      王文捷說,在“主制造商-供應商”的密切協同的過程中,工業云平臺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大。首先,中國商飛內部的部門之間需要協同;其次,大飛機研制成功的標志不僅是能飛到天上,還要能夠幫助航空公司,讓客戶實現贏利。


      中國商飛制定的發展目標是要促進我國大飛機研制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形成。大飛機的研制過程中有著眾多供應商,包括合資企業、民營企業等。中國商飛在飛機研制的過程中,希望扮演牽頭企業的角色,帶動國內相應產業鏈的發展,進一步帶動國內技術能力的迅速提升。在這個制造過程當中,由于有著眾多國內外的供應商,所以整個研制過程的產業鏈協同非常重要,從飛機設計、制造,到實驗,整個過程都要貫穿協同制造的理念,也需要信息化的工業云平臺的協助。


      設計制造的云平臺化 促進高效協同


      王文捷表示,飛機屬于極端復雜的工業產品,研制周期長,研制過程復雜,民用飛機對安全性、數據的準確有效性以及整個研制流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的要求都非常高。


      就中國商飛的研制模式來看,從設計到制造,再到試飛,這幾大環節形成了飛機的全生命周期,不同環節需要不同部門的協同。在研制過程當中,機體供應商、系統供應商、零件及材料供應商、航空公司、試航機構都在協同范圍之內。協同過程中需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協作效率,縮短研制周期,提高研制質量。王文捷說,基于這個研制模式,我們對工業云平臺提出了要求,要建立統一的網絡環境和數據源。


      王文捷說,在制造環節當中,由中國商飛進行整體設計,然后再把數據交給其他制造企業,因此,要跟其他制造企業進行設計制造協同。這也是基于統一的工業云平臺進行的,我們需要在計劃、執行交付狀態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飛機交付客戶之后,我們還要跟客戶進行協同和高效溝通。這也是要借助服務信息系統來開展的。


      基礎設施架構云化 實現資源靈活調動


      王文捷說,中國商飛作為一個體量不是很大的制造企業,有自己的特點,早期成本都用在小型機上,維護和采購成本都很高。目前核心系統都已放在云化的環境下使用,實現了資源的靈活調度。我們建立了統一的數據標準,同時也在建設主數據環境,逐步將之擴展到公司整個信息化體系當中。


      企業對于制造技術、工業4.0的建設非常重視。如果可以達到工業4.0的標準,工業云應用的價值就會得到深入的挖掘,不僅僅是停留在基礎設施層面。


      王文捷說,工業云使得大數據在信息價值鏈中原有的“貧礦”得到開采,變成“富礦”。(本報記者 陳炳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