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高同慶在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他表示,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14類數據的集中匯聚,數據的匯聚價值已經逐步顯現。
高同慶說,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催生出極具創新力的各類應用產品,激發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不斷孕育出新的產業,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領,并加快推動人類社會步入智能時代。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已呈現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云計算為大數據提供彈性可擴展的基礎設施,大數據為云計算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云和大數據融合發展也開創了RECG新的服務模式,有利推動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高同慶說,2013年,中國電信著手布局大數據業務,堅持深化挖掘應用打造企業差異化的競爭力,全面開放合作、共建大數據產業生態的發展戰略。深耕智慧洞察、精準營銷、征信風控等重點應用領域,探索出專業化發展之路。目前,中國電信集團上下有近2000人的大數據研發團隊,聚焦數據治理、數據融合、平臺運營、核心模型開發等各個領域,持續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
高同慶表示,中國電信注重數據安全,著力打造數據管理、平臺運營、服務應用全方位的安全體系。發起設立了中國企業大數據聯盟,簡稱BDU,推動數據標準的制定,構建能力開放平臺,促進跨界的開放合作、匯聚產業鏈上下游的力量,努力打造新型生態圈,共同促進大數據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14類數據的集中匯聚,沉淀的數據總量超過30PB,每天更新的數據量也超過200TB,位居國內領先行列。數據的匯聚價值已經逐步顯現,中國電信的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已經初步建立,對內實現了大數據在市場營銷、網絡優化運營管理各個方面的應用和支撐,有效地提升了公司自身運營的精確化水平。對外服務于政務、金融等多個領域,助力提升各行業精準化的服務能力。
在政務領域,中國電信在國家扶貧辦的指導下,研發了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打造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信息示范區。目前已在云南、甘肅、陜西、江西等省份投入使用,覆蓋了全國近25%的貧困人口。
在金融領域,中國電信依托運營商的大數據資源稟賦,積極開展了個人風險評估的服務,為金融企業風險管控提供有力的支撐。目前已經為30多家銀行和100多家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助力銀行降低壞賬的比例,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和健康的發展。
在旅游領域,中國電信與國家旅游局全面開展合作,共同設立了聯合實驗室,利用全國動態數據資源,構建數據模型,助力行業監管部門實時監控。對全國旅游態勢進行預警分析,調動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劉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