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振玉
據新華網2016年11月7日電 年近七旬,黨齡40年,他已連續23年向黨組織交納“特殊黨費”4.8萬余元。他懷揣著一顆對黨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回報鄉親,奉獻社會,受到了人們的敬重。1990年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1992年被省婦聯、省民政廳和省軍區命名為“沂蒙紅哥”榮譽稱號,2012年被臨沂市評為“大義臨沂人”。他就是山東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玉。
2016年6月28日,王振玉走進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委組織部,鄭重地向黨組織繳納了“特殊黨費”9500元。他對工作人員說,我是一位老黨員,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95周歲“生日”,我繳納9500元“特殊黨費”,祝愿我們的黨永遠年輕,帶領我們不斷走向輝煌。1993年至今,王振玉已連續23年不間斷地向黨組織繳納了4.8萬余元的“特殊黨費”。那一張張“特殊黨費”收據,詮釋著他對黨的無限忠誠。
一個普通的基層黨員為什么會連續20多年向黨組織繳納“特殊黨費”?這還得從王振玉普通但又不平凡的人生經歷說起。
1975年,從沂南師范畢業的王振玉懷著改變家鄉的熱情和抱負,回到村里挑起了大隊長的重擔,一干就是8年。上世紀80年代初,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王振玉帶頭承包了十幾畝責任田,1983年向國家交售公糧1萬斤,成為沂蒙山區第一納糧大戶,次年出席了全國農村專業戶經驗交流會。當時的沂南縣葛溝鎮拖拉機站經營不善面臨倒閉,深知農業機械化重要性的王振玉毅然承包下了這個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包袱”,他東拼西湊了20多萬元,組成啟動了以運輸、加油站和農機服務為一體的企業運作模式,到1988年一舉發展到擁有固定資產100余萬元,年收入幾十萬元的沂蒙鄉鎮農機服務“第一站”。2004年,王振玉又與沂南縣孟良崮林場簽訂了開發合同,成立了山東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多方籌資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點布局,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恢復建成了50多個景點。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孟良崮旅游區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說起王振玉的“沂蒙紅哥”稱號,還有個來自“沂蒙紅嫂”家鄉的小故事:1995年,“沂蒙紅嫂”明德英老媽媽的家鄉沂南縣馬牧池鄉橫河村急需解決人畜吃水難題,上級派去了打井隊,聽到消息的王振玉立即派去一臺挖掘機幫助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天。打井工程完工后,村里表示要按市場價給結賬,王振玉說:“紅嫂擁軍,天下聞名,貢獻偉大,這幾萬元施工費就算我捐獻給紅嫂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吧。”橫河村的鄉親們十分感動,敲鑼打鼓給王振玉送來了一面寫有“沂蒙紅哥”的錦旗表示感謝。從此,王振玉就有了“沂蒙紅哥”這個響亮的名字。
有了令人羨慕的事業,成了企業家、老板,“身份變了,地位變了,但共產黨員的責任不能變,”王振玉時刻提醒自己。幾十年來,王振玉飲水思源,為富當仁,愛黨愛國,知行合一。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他已連續16個冬天為全鎮23個二等殘疾軍人每戶送煤1500斤,30個烈軍屬每戶1000斤,另加現金100元。每年的“六一”“七一”“八一”,王振玉都要資助一批失學兒童,走訪慰問烈軍屬和駐地武警官兵。30多年來,王振玉累計為殘疾人、軍烈屬和困難戶及希望工程、社會公益事業捐款就達80多萬元。因此,他也被周圍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王大善人”。
據了解,從1993年開始,每年的“七一”前夕,王振玉都要向組織繳納一筆“特殊黨費”,以表達對黨的心意和祝福。1993年6月,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72周年,用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他主動與黨組織聯系,自愿上交1000元特殊黨費;2008年6月,他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1111元,其中包含特殊黨費1111元。他說:“我家5口人,這5個‘1’代表老黨員全家人一心一意為黨分憂之意”;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他再次在交納特殊黨費1000元之余,又向玉樹災區捐款1000元;2011年,黨的90周年“生日”之際,王振玉向黨組織繳納“特殊黨費”9999.9元,他說:“今年是建黨90周年,我祝愿偉大的黨永放光芒,黨的領導長長久久”;建黨95周年的“七一”前夕,王振玉又向黨組織交納“特殊黨費”9500元。中組部收到他寄來的特殊黨費后,特意要求當地組織部門領導表示感謝和慰問。
王振玉坦誠地說:“是黨培養我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好生活,我心里一直想著用什么方式表達對黨的感激之情,后來決定在每年黨的生日前向組織繳納一筆‘特殊黨費’……”(孔凡元 郭廣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