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超: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技術落后


    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17-06-16





      在5月24日召開的2017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上,媒體記者和專業觀眾紛紛被橫空出世的中國首輛輪轂電機客車所吸引,這輛展車的開發者——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的展臺一度被擠得水泄不通。
     
      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在行業中鮮為人知。但當天津天海集團董事長呂超出現在發布會現場時,很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湖北泰特是由天津天海同步集團全資設立的以設計、研發、生產分布式驅動系統為主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生產輪轂電機及其控制器系統、分布式驅動控制系統PCM、整車能量控制器VEM、整車輔助電機控制器,同時提供產品的集成服務。
     
      作為中國零部件企業崛起的代表人物,呂超堪稱汽車行業的“神人”:十多年前,把一個瀕于破產的汽配公司做成國內汽車同步器第一,并從僅為商用車產品配套迅速涵蓋乘用車市場;數年前,又拿出壯士斷腕勇氣,砍掉了價值3億元的傳統同步器訂單,一舉完成了從手動變速器到自動變速器的轉型升級。
     
      那么,此次通過新創建的湖北泰特公司推出輪轂電機技術,并展示國內首輛輪轂電機客車,是否意味著呂超又開始下一步險棋?發布會上,記者們把一個個尖銳的問題拋向這位車界風云人物。呂超以他慣有的干脆風格回答道:“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技術落后的風險,而不是資金或者成本。”他表示,零部件企業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必須由配套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天海投資輪轂電機技術項目,就是要掌握全球最先進的新能源核心技術,技術領先必然帶來價值的無限增長。
     
      輪轂電機技術牛在哪兒
     
      據湖北泰特公司的專家介紹,輪轂電機技術又稱車輪內裝電機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輛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
     
      呂超稱輪轂電機技術是目前新能源領域最先進的技術之一,純電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采用輪轂電機技術的電動客車,可以減少15%的電池用量,省去變速箱和低地板橋的布置。
     
      2016年,天津天海集團從荷蘭收購了e-Traction公司。這家公司于1981年成立,主要研究和開發直驅輪轂電機的設計和技術,通過打造最高效的電動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來降低交通運輸的環境影響和能源消耗。e-Traction公司創新研發的電動動力專有技術,可使整車在運營周期內減少15%的運營能源,減輕15%的車輛電池重量。
     
      從2010年至今,e-Traction公司因其掌握的創新技術屢獲各種大獎:如歐洲汽車技術創新綠色卓越獎、混合動力論壇最佳電動巴士概念獎、梅賽德斯-奔馳藍色效能獎、全球電力推動領袖獎等。采用輪轂電機技術組裝的大客車,已經在德國實際運行了8年,研發者承諾百萬公里無事故保證。
     
      對于一直擔憂中國零部件企業面臨轉型壓力、缺失核心技術的呂超來說,看準了e-Traction公司開發的直驅輪轂電機技術是全球業界的“No1”,以及在中國市場未來具有的巨大潛力,于2016年毅然決定用5億元資金收購e-Traction公司以及持有的200多項專利技術;同時又拿出3億元實施在國內的產業化項目。
     
      呂超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在傳統零部件產業受到的挑戰越來越大情況下,我們認定投資這個項目可以掌握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幫助企業實現在新能源時代的戰略轉型。
     
      產業化前景可期
     
      天海同步集團是一家以生產變速器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全球商用輪轂電機領域,并實施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進程,企業的轉型不可謂不大!
     
      早在2015年,呂超作為中國齒輪行業協會領導率團考察歐美汽車零部件產業時發現,中國汽車齒輪制造業雖然擁有了手動變速箱正向、逆向開發的完整能力,自主品牌同步器、行星排等產品也具備了國際配套能力和批量化生產能力,但卻缺乏機、電、液、控高度集成的開發能力。隨著電磁驅動技術的成熟、輪轂電機的研發應用,傳統齒輪或將成為被顛覆的對象。因此,中國汽車齒輪制造業在國際化的進程中,要順應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全球化這一大趨勢,通過“借腦”,加大機、電、液、控一體化的集成創新。
     
      呂超在此次考察過程中,還看到另外一種與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大趨勢:以蘋果、谷歌、特斯拉為首的新興汽車先軍,公然向奔馳、寶馬、大眾、福特、豐田、日產、現代、菲亞特等為代表的傳統汽車陣營發起挑戰,并已開始大刀闊斧地“革傳統汽車的命”,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顛覆傳統汽車;而輕量化、小型化、高效化、集成化、電動化、智能化,也必將成為汽車自動變速器等傳動系統的發展趨勢,并快速延伸到農機、工程機械等制造領域。
     
      面對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呂超向記者表示,中國汽車齒輪制造企業,要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發展進程,針對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配套需求,以壯士斷腕的氣魄進行顛覆性創新,加快產品的結構調整和升級。
     
      2016年9月,湖北泰特通過對荷蘭e-Traction公司的全資收購以及在上海汽車創新港成立應用開發與銷售中心,形成了從產品研發到應用開發及生產銷售的完整體系,從而實現以湖北荊門為總部生產基地,以荷蘭e-Traction為全球產品研發中心并負責歐洲區銷售業務,以上海為產品應用開發中心并負責中國及全球市場營銷的戰略大布局。
     
      對輪轂電機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在2017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上已經初現成果。湖北泰特除了帶來旗下主力產品——輪轂電機以外,還有國內首輛輪轂電機客車的首發亮相,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由湖北泰特研發的輪轂電機采用外轉子式,電機的最高轉速在1000~1500r/min,無減速裝置,車輪的轉速與電機相同。輪轂電機除了結構更為簡單之外,采用輪轂電機驅動的車輛可以獲得更好的空間利用率,同時傳動效率也要高出不少。呂超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采用輪轂電機驅動的新能源車輛,因配裝電池減少,總體價格成本下降10%。
     
      談到輪轂電機技術在國內市場的應用前景,呂超胸有成竹地表示,主要應用領域是汽車、軌道交通、軍工。目前湖北泰特研發的輪轂電機技術首先應用在新能源客車上,呂超介紹說下一步將結合自動駕駛技術,在公交車上推廣輪轂電機技術。呂超特別指出,目前道路上行駛的純電動公交客車存在著嚴重的嘯叫噪聲,如果裝配輪轂電機可以減少噪聲污染。
     
      在呂超看來,天海擁有了輪轂電機技術,今后的發展不止于技術本身,更要為進入電動交通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據悉,集團旗下的專業分公司TeT將為承擔電動交通項目的客戶提供從概念到商業化的一站式服務。
     
      作為時代潮流的弄潮兒,呂超率領的天海集團押寶輪轂電機技術,有望帶動國內輪轂電機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全面換擋提速,并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時代。(中國工業報記者 孫紅 齊雪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海信集團劉洪新:核心技術是海信轉型的動力和信心

      劉洪新表示:“產品升檔、產業升級、制造轉型都需要技術創新作為動力,有無技術創新的積累以及積累的高度,決定了升級的成敗。任何一家企業要成就百年企業,必須有堅守和定力,一切‘捷徑’都是彎路。”
      2017-05-02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