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搞雙創?雙創的模式跟我們的產業息息相關。”在7月21日舉辦的《制造業“雙創”平臺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萬向集團萬向研究院總經理陳軍表示。
萬向集團是國內成立較早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的是汽車零部件和清潔能源。在汽車零部件產業方面,萬向集團主導產品國內占有率超65%,全球的占有率達12%。在新能源產業方面,萬向形成了包括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等在內的產業鏈。
“我們用了18年,才在電動汽車產業鏈上有一些效益。但電動汽車還沒有真正推廣起來,智能汽車變成了關注點。我們深切體會到產業競爭模式的劇烈變革,越往后節拍越快,步伐越快。”陳軍指出。
48年來,萬向年均增長26%,連續192個季度盈利,在發展中自覺不自覺地實現了對企業內部生產關系或生產要素積極性的調動。“從這兩個角度出發,結合雙創的理念和內涵,我們提出了一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創業平臺。”陳軍表示。
按照“機制創新激發新動能,開放共享營造新業態”的思路,萬向集團提出了要踐行“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和“雙創”示范引領,平臺要與萬向核心產業的發展接軌,與所有創新創業者的需求接軌。
萬向集團搭建了三個平臺,一個面向制造業的“雙創”服務平臺,一個國際一流的創新中心研發平臺,一個是把萬向金融相應產業資源導入建立的創新成果轉化平臺。
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包括區塊鏈技術支撐、科技成果轉化體制和雙創聯盟合作共享。建立去中心化、免信任的交易平臺,消除技術成果轉化交易存在的價值評估難、融資時間長、交易不及時等弊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制和激勵政策,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分配導向,強化對創新團隊知識產權的保護。推動“雙創”示范基地間的戰略合作,實現優勢資源互補。
從平臺的建設上來說,主要是在服務上采用信息化手段,對資源進行匯集,通過投資、區域化方式構建服務平臺,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服務。另外,利用大企業優勢,建立各種類型的創新中心和聯合工程中心,把資源開放,并把萬向的需求作為創業者的第一桶金,以此構建較低風險的創業經歷,助推萬向電氣化、智能化、輕量化、網聯化等相關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壯大以及加速平臺創新企業產業化進程。
“在下一個階段,創新平臺的工作將體現出新的產業生態,把互聯網領域看到的平臺業務模式轉移到工業領域。”陳軍表示。
萬向集團將建設多層級立體化雙創資源匯聚能力,從智能決策、智能供應鏈、智能管理、智能制造等四個方面,打造“集成化、精益化、數字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數字化工廠,為“雙創”提供數字化支撐;還將依托集團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鋰離子動力電池等相關產業優勢,協助“雙創”團隊進行產業鏈資源對接,推薦優質的上下游客戶高管資源,協助進行商務談判,促成上下游合作。(本報記者 劉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