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球石油業年度領袖人物”、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
11月12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在倫敦捧得了由世界能源行業權威機構———能源情報集團評選的2012年度“全球石油業年度領袖人物”大獎。由此,傅成玉成為首位獲頒全球石油業年度領袖的亞洲石油公司領導人。
“這一殊榮絕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中國石化全體同仁努力的認可,更是對中國能源業對于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及貢獻的認可。”傅成玉在頒獎典禮上表示。
事實上,在傅成玉幾十年與石油打交道的同時,也書寫著屬于他的傳奇。
重組世界油氣版圖
傅成玉在掌舵中國海油時,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1年,傅成玉執掌中國石化之后,利用豐富的海外并購和資本運作經驗,重構海外戰略。
在談到中國石化參與世界油氣資源重置時,傅成玉自信地說,“中國石化作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綜合集團,在全球財富500強中名列前10,擁有逾百萬員工,不僅滿足著中國60%的石油產品需求,而且在全世界超過50個國家投資和運營,過去兩年間的海外投資超過100億美元,這些都改變著我們參與國際油氣市場的方式。”
2011年中國企業總計11宗海外油氣并購案中,中國石化占了5宗。其中,收購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深水資產的交易額高達51億美元,創下了2011年中國企業最大一起海外油氣并購案。
2012年,中國石化收購美國Devon公司在美國5個頁巖油氣資產權益的33.3%,并宣布收購Talisman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49%股份。收購成功交割后,中國石化將可以參與到Talisman英國子公司在英國北海的51個油氣田開發,借此首次進軍油氣富集的北海區域,并有可能探索深海作業技術。
目前,中國石化的海外油氣業務已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海外油氣資源戰略基本布局,成功進入“非洲、南美、中東、亞太、俄羅斯-中亞、北美”六大油氣區,中國石化的海外擴張戰略已悄然形成。
能源情報集團總裁IvanSandrea稱傅成玉是中國乃至新興市場的石油行業中變革性的代表人物,“他在與國際石油公司的合作和全球油氣投資方面均具有豐富經歷,通過有效利用中國強大的技術技能,已經成為中國石油行業邁向全球化的標志性力量”。
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榮
中國能源業已崛起,并已成為對全球能源業發展具有顯著推動作用和影響力的重要力量。傅成玉說:“在各個層面,中國人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積極的、和平的、有建設意義的參與世界的發展進步,這一點也是我非常榮幸獲得這一獎項的另外一個原因。”
目前,中國眾多行業企業都在積極實行“走出去”政策,但對于像中國石化等能源行業而言,這一戰略意義尤為重大。這在傅成玉看來,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并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負責任的企業角色的重要途徑。
面對西方“中國威脅論”,傅成玉表示,未來十年中國企業需要適應在“中國威脅論”的環境下進行海外發展,中國企業必須更專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對外的溝通,改善投資的透明度,只有發展起來,西方企業才會拋卻成見仔細審度你。
不為單純的“走出去”而“走出去”。“石油是一個公開的市場,只要有錢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所以我們出去投資是賺錢。但是我們賺錢的時候,一定給當地社區、人民和政府帶來好處。”傅成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在談到高速經濟增長給中國的資源供應帶來了壓力時,傅成玉表示,“我們勢必致力于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投身于解決全球氣候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
在傅成玉看來,做石油事業意味著一份責任,“無論是今天的榮譽還是日后我在中國石化的職業生涯,都將致力于一個共同的目標———即謀求全世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相信這是當今時代的挑戰,希望我們能夠為之共同努力。”
在傅成玉的領航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石化作為全球契約的領跑者,會致力成為高度負責任、高度受尊敬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本報記者丁國明 萬斯琴)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