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條條框框可能會比較多,程序、紀律、流程,這些東西會讓你感覺到在奔跑的時候被絆倒,但是它的好處是整體組織的安全,所以我們現在有兩種效率觀,一種叫點上的效率,一種叫系統的效率。
網上有個視頻我印象深刻,叫<擊斃拉登>,講美國政府在9.11后為了找到拉登弄的情報和各種努力,其中總統換屆也沒叫停,換領導不換事,另外決策有分工,比如說總統是做決策的,其他人等總統決策,這就叫系統,最后執行不是總統,是特種部隊,特種部隊最后是一個有多少人的小組,各做各的事,這叫系統有效。從我們來說,通過監管,實際上最終達到整體萬通的系統有效,而不是個體有效。
舉個例子,有一些個體老板曾經在十五六年前講,特不喜歡萬科磨磨唧唧,什么事打報告,多大點事,自己三把兩下就搞定了。當時事實確實如此,為什么呢,因為從點兒上來說他是有效率的,因為他是老板,又在第一線,說什么底下就做什么。而萬科呢,一個項目經理這些事匯報到深圳,經過層層審批,再到執行層,顯得過程繁瑣,效率低。但是16年后你看,這位朋友永遠只能做一個項目,不能同時做兩件事,而萬科現在同時做200個項目,到底誰有效?
從我們大的國家來說,清朝皇帝說殺頭就殺頭,日本殺一個頭要20年都殺不了,所以到底哪個保護人權?在法治社會決策就是慢,但是保護人權。封建社會說殺人殺人,說剝奪資產剝奪資產,效率是高,但這是點上的效率。為什么中國封建社會五千年都是集權社會,財富卻沒有積累?點上的效率不代表系統有效率。點上有效非常簡單,什么事別干,我往這兒一坐天天盯著,這個點肯定有效,但這個點之外呢,沒人決策了,沒人管了,董事會也沒人召集了,因為我的責任是干董事會的,三年不開董事會,那就亂了,股東就炸開鍋了。
前幾天美國的好奇號跑到火星上去了,落地是0.5米的速度,多慢的速度掉下來啊,那么大老遠,能操控到這個地步,得多精密的系統,這就是系統有效。反省的目的是確保系統有效,而不是系統一擴張,末端忘了風險,結果這邊增長,那邊漏錢,系統無效。我常開玩笑說,你掙十塊錢,丟六塊錢,合起來才四塊錢,那你還不如慢點走,掙五塊錢丟一塊錢,結果一樣,但你還沒這么累呢。今年的反省,在個體可能會有點不舒服,但我們整個要追求系統效率。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