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HO中國潘石屹:做地產界的喬布斯


    時間:2012-09-14





    潘石屹最近又有了新的愛好,他上優酷當了一名談話節目的主持人,在《潘石屹老友記》中訪問劉謙、王小帥等本來與地產扯不上關系的人物。這種跨界的接觸讓他找到了興奮感,“我有這個天賦,”他對自己很自信,“每次對談之前我才知道嘉賓的名字叫什么,然后就和嘉賓開始聊,這種自然的狀態最好。”

      在最新一期訪談中,潘石屹表現得有些“好為人師”,因為這一期的嘉賓是京東網的劉強東。對著比他年輕 11 歲的商業“后輩”,潘石屹頗有大哥式的循循善誘。他關心著劉強東和國美蘇寧的價格戰前后橫飛的口水,其實也在借機梳理自己在互聯網時代的地產思路。

      “舊世界”和“新世界”

      “劉強東需要的,是砸爛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舊世界在哪?線下的世界;新世界在哪?網上的世界。”這是潘石屹對劉強東的背書,也是他對 SOHO 中國商業模式重新思索的出發點。大家電目前 99%的銷售在線下進行,在癡迷互聯網的潘石屹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潘石屹對劉強東充滿了同情心,因為他當年也曾經試圖從市場縫隙里打出自己的天地。

      “如果換做我是劉強東,可能價格戰打得比現在更狠,更出格。”潘石屹舉了一個例子,他剛在北京做房地產的時候,當時房地產企業有八大家八小家,論資排輩,沒有 SOHO 中國的份。

      “1998年的上海住交會,給了我們一個展位,只有兩平方米,連模型都沒辦法搭起來。我當時出了一本書叫《投訴潘石屹,批判現代城》,把別人包括任志強罵我的信都收錄進去。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這些書都撕成一條一條的,把兩平方米的展位貼滿了。還把書里任志強的漫畫撕下來貼在門口。任志強看到后,就和我坐在對面,記者們也都來了。

      “任志強對我說,你又來表演了!我只回了一句,演出開始了。這個展位當時就火爆起來了。”

      之后,創辦 SOHO 中國的潘石屹和張欣躋身地產大佬的行列,但他們依舊采取出位的建筑風格和與眾不同的商業地產散售戰略,在過去的 17 年里,SOHO 中國告別了住宅開發,經歷了香港上市,也嘗試了多種出奇制勝的營銷手段,包括那本廣受好評而又戛然而止的“SOHO小報”。潘石屹和張欣夫婦也成為商界中的引領時尚者。但 SOHO 中國仍然是社會議論的熱點,人們對他們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的建筑風格褒貶不一,也對近年來房產緊縮政策下 SOHO 中國的盈利能力有所懷疑。

      數字也說明了事實。由于2012 年上半年沒有完工項目,SOHO 中國的營業額同比下降54%,凈利潤同比下降 65%。散售交的稅金很多,用潘石屹的話是“10 塊錢的毛利要交 6 塊錢的稅”。另外,出讓土地的地方政府,也不希望 SOHO 中國繼續采取散售的策略,認為不好管理。

      “散售是一個落后的模式,我們是四面楚歌。”潘石屹對記者這樣承認。

      現在,隨著商業地產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SOHO 中國也迫切需要打破一個“舊世界”,在“新世界”中尋找 SOHO 中國的新航向。

      做“地產界的喬布斯”

      8 月中旬,潘石屹在香港宣布 SOHO 中國的重大轉型:告別散售,全面自持,在三年內使租金成為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潘石屹的底氣是他在北京、上海的優質地段擁有 150 萬平方米的商業物業,其中北京 38 萬平方米,上海 112 萬平方米。“五年后,現有 150 萬平方米物業的租金年收入將超過 40 億人民幣。”潘石屹顯得信心滿滿。他同時表示不需要擔心這兩年由售轉租帶來的資金壓力,因為以前和近期散售出去的現金回籠足以涵蓋這 150 萬平方米房子的建設資金了。

      潘石屹承認他接受了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的建議。陳啟宗的觀點是商業地產一定要長期持有,盡管前幾年租金增長緩慢,但是要慢慢養,很快就會有大的漲幅。

      然而,驅動潘石屹做出這個重大決定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對互聯網時代下商業地產的思考。

      “有一次我隨領導去新浪考察,發現光監控微博的工作人員就有 1000 多人,大家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辦公,辦公室像蜂窩一樣。我在想這樣的工作環境是需要改變的。現在互聯網公司擴張很快,員工呈倍數增長,劉強東也來我們這里找辦公室。

      事實上互聯網企業員工不需要在市中心區域辦公,只需要在地鐵便利的近郊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建的很多商業物業選擇在這樣的地方。”

      而市中心的區域,在潘石屹看來就是應該留給體驗店的。未來的商業模式,實體店必然大幅萎縮。消費者到體驗店體驗產品的特性之后,回家上網購買即可,就像蘋果一樣。“體驗店一定要大,要給到消費者良好的體驗。三星看到蘋果在北京三里屯開了一個旗艦體驗店,就找到我們想開一個比蘋果更大的。可惜我們沒有那么大的面積。”

      潘石屹設想 SOHO 中國在市中心的物業會向體驗式消費傾斜,包括體驗店、書店、餐飲、影視等。為此,他要搭建配套的物業管理團隊、設計師團隊甚至園林設計團隊。SOHO 中國人員結構勢必隨之轉型。SOHO 中國在商業樓宇里還創立了“樣板間”,為客戶提供辦公室設計的靈感,這是他們的首創。

      同時,SOHO中國還和霍尼韋爾等公司合作,推行辦公樓里的空氣凈化和水質凈化。他先讓高管在家里實驗裝凈水設備,然后給每個高管發了一支水質探測筆,讓他們測試自己飲用水的質量。

      潘石屹準備把這推廣到 SOHO中國的樓宇內,而辦公樓里的空氣經過凈化可以使顆粒數值低于室外50%,這在北京等污染嚴重的大都市尤為重要。

      可以想見,數年之后的 SOHO 中國將變成一個不像地產商的地產商。它提供的服務將涵蓋商業生活的各方面,并緊密結合互聯網的發展。

      這種強調輕型、前衛、環保且富于設計感的風格,以及想做“地產界的喬布斯”的野心,背后可以看出夫人張欣的影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