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有著“中國管理教父”之稱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現身山西太原,參加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張瑞敏發言稱,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必須要創新,否則沒有出路。
張瑞敏認為,一個企業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符合了時代的要求。但時代發展非常之快,企業不會永遠踏上時代的節拍,沒有常勝不衰的企業,很多企業都是曇花一現,所以沒有成功的企業。企業應該追求做時代的企業,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但現代的時代發展飛快,哪怕全球頂級企業也可能在一瞬間走向萬劫不復。張瑞敏舉例說,柯達曾是全世界膠卷界的霸主,但是沒有踏上數碼時代的節拍,柯達曾是最早發明數碼相機的企業之一,但當時賣數碼相機反而沒有賣膠卷賺錢,最終柯達反而被時代所淘汰。
張瑞敏稱,現在對中國企業來講,最大的挑戰是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數字化革命,其最大的特點是從大規模制造變成大規模定制。通俗來講,即原來一個產品一個型號可以賣100萬臺,但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在網上都可以表達個人訴求,我需要的產品誰能滿足我,我就買誰的產品。
張瑞敏認為,中國企業必須要創新,否則沒有出路,中國企業已經告別了以往“人口紅利”的時代,必須發生一次重大變革。
近幾年來,海爾一直在探索一個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競爭的商業模式——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張瑞敏進一步解釋,企業所做的只是跟上用戶點擊鼠標的迅速,這就和傳統的管理有非常大的不同。傳統的管理是發號施令,而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單,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價值。以前是員工聽領導的,現在員工聽用戶的,領導聽員工的。因為員工和市場連接在一起,他知道用戶到底要什么。
張瑞敏說,互聯網對于我們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果我們能夠適應互聯網的要求,那么互聯網就是我們最好的時代,如果不能適應它,互聯網也將是我們最壞的時代。任麗娜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